素白的纸张上洋洋洒洒千言,字迹娟秀而有力,颇有大家风范。周锦岚看着看着就笑了。这样潇洒的行文,这一笔好看的字,哪能是出自石渊那个糊涂虫之手?虽然不曾亲眼见识过那人挥毫泼墨,但猜也猜得出信是谁写的。
来信与一般信函不同,不慌忙表明身份,也不曾寒暄半句,通篇只详述了沧州今夏的抗旱之情,言语间不乏对县丞大人的溢美之词和对他生活状况的描述。在外人看来,竟像是哪家县衙呈给上司的邀功函。
信的末尾处,端端正正“琅嬛笔”三个字,让周锦岚的心里乐开了花。笑意慢慢爬上了他的眼角、他的眉梢,然后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一阵“哈哈哈”的狂笑。
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这么笑过了。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事情:双亲相继离世,情感受到重创,官场上被人排挤,以往混在一起的狐朋狗友也陆续没了来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将他的人生全部推翻了重新来过。
他甚至曾觉得,定是自己的前半生过得太过恣意,所以才要用自己的后半生来偿还那二十年的荒唐。不然世界这么大,缘何一个能说体己话的人都找不到?
可是现在他释然了。原来,真正的感情是无论世事怎么驱赶也不会离开的。
这年冬天,周锦岚过了一个最没有年味的年。大街小巷、千家万户的楹联、炮仗,热腾腾的饺子、腊肉,亲人团聚、串巷拜年,这些似乎都与他没什么关系。周编修的府邸好像就是独立于京城之外的所在,灰暗、沉寂、空洞,叫人闻不到一丝喜庆的味道。
除夕那晚,新宅的老管家、两个家丁和一个厨娘,纷纷领了假回家团聚。其中一个家丁走时,看着府里怪冷清,便在大门口放了一串爆竹。周锦岚闻着空气中久违的火药味道,听着耳畔热闹的“噼啪”声,不禁长长地叹气。
想去年过年时,偌大的相府里人山人海,来往拜年串门的人络绎不绝。流水般的席宴和片刻不歇的大戏台,整整摆了七天七夜;无数的爆竹烟花时而炸响,时而腾空,照亮了满桌满桌的美酒夜光。觥筹交错间,言笑晏晏。府里的丫头婆子们也面带喜色,纷纷穿上簇新的裙裾,点上五彩的花灯,直把相府装饰得如那荣华花街一般灯火辉煌。
反观如今,他一个人独守着空荡荡的宅邸,说不出的寂寥凄凉。
厨娘临走前给他留下四菜一汤,嘱咐他饿了就去厨房端来吃。可是当周锦岚意识到要用晚饭时,那四菜一汤已经凉得透透的了。昔日的周三公子哪里沾过阳春水,犹豫再三,他揣上几贯钱出了门。
除夕夜的街头几乎没有什么人,偶尔行过的路人与马车也是行色匆匆,想必是赶着回家团圆。空荡荡的大街小巷没有一家店铺还开着,寒风“呼呼”地吹。周锦岚漫无目的闲逛着,深感无处可去。忽然,他冒出了想去安国寺看看的想法。
一路走,一路乱糟糟地想些什么。其实周锦岚是不信神佛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读书人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只是今天,他忽然很想去看看,仿佛那里有个故人在唤着他似的。
今日的安国寺相比平日里要静得多。寺里的僧侣们也难得清闲,撞撞迎新的钟声,迎迎三两个为着各种麻烦事而赶来求神拜佛的女眷。周锦岚签香油钱的时候,遇上了许久不见的老住持。
老住持依旧笑呵呵地和他说话,仿佛这小山下的人间发生过什么,他一概不知。只拉着他问近况如何,当得知他高中时,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