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节(2 / 2)

众人看向申时行,朝鲜的问题很多,无论是朝鲜的君主继承问题,权臣党争问题,外戚问题,腐败问题,财政问题都是不小的问题,甚至比大明还要腐朽严重。

申时行却偏偏说了一个教育。

在内阁群臣看来,教育不过是最不起眼的问题了。

总不能你是教育大臣,每次都说教育问题吧?

众人看向申时行,申时行不紧不慢的说道:

“大都督,属下以为,朝鲜国的问题就是其教育问题,究其根源,又是因为离大明太近,自身发展又太差,造成了教育溢出。”

“离大明太近,就是因为朝鲜和大明的交流太多,总能够很快接受到中原的文化,相比之下倭国就距离远的多,反倒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不多,或者说每次倭国学习中原文化都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一个四不像。”

众人纷纷笑起来。

申时行说的没错,倭国也多次向中原学习,特别是唐代的时候多次派遣遣唐使,学习大唐的文化。

至今倭国的建筑风格,都受到了唐风的影响。

可是学习大唐文化的倭国,最后搞出了一个幕府将军的体制来。

现在倭国内部混战,实行的基本制度是“贯高制”和“米高制”,这种通过土地分封来维系统治的落后制度,中原几千年前就不完了。

相比之下,朝鲜就显得“先进”一些了。

不过也“先进“得有限。

如果说倭国还是裂土分封的分封时代,那朝鲜就是魏晋南北朝的世家门阀时代。

虽然从历史进程上是进步了,但是朝鲜的“两班”门阀们,甚至还不如倭国的大名呢。

所谓两班,就是朝鲜国主在朝会上的文武官员分别列于两边,这些文武大臣的权利和职位都是世袭的,类似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在徐渭等人看来,两班制度,这种世袭罔替的落后门阀政治,才是朝鲜最大的毒瘤。

两班贵族不断扩大农庄,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然后内部又分裂出诸多派系,开始不断围绕最高权力进行死斗。

朝鲜王权同时受到权臣、外戚、武勋的轮流伺候,甚至连王位正统存续都受到干扰,这才爆发了太多的问题。

申时行却说道:“其实任何制度,都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就我们中原来看,倭国和朝鲜是很落后,但是人家也已经存续了这么多年了,也已经形成了政治惯性了。”

“倭国人已经能够接受幕府将军统治国家,只要战国结束,自然就能再次出现一个统一倭国的人。”

“我们可以批判性的说这些制度落后,但南洋一些岛国上还有奴隶呢,不也同样能统治下去吗?”

苏泽点头,申时行说的确实没错,实行两班制度的朝鲜可以说是落后,但是不是朝鲜如今趋于崩溃的原因。

魏晋门阀政治在中原也影响了好几百年,也有平静的治世和战乱的乱世,如果只说制度问题,不能说明如今朝鲜如今的状况。

申时行说道:“我中原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度,也是有原因的,那时候能研习经义知识的只能是门阀子弟,皇帝想要治理国家,能够依靠的也只有门阀。”

“等到了南朝,从刘宋武帝刘裕开始,寒门才开始崛起,可是就算是是宋武帝自己出身也不高,但还是要联合门阀统治国家,寒门依然无法进入朝堂。”

“甚至到了大唐,门阀政治依然没有能被扫除。”

在场的都是学贯古今的,自然明白申时行说的道理。

不是中原选择了门阀政治,而是那个时代只能发展出门阀政治。

从西汉武帝后期的地方豪族,向着世家门阀转化开始,门阀政治一直在夺取最高权力。

甚至可以说,三国的魏蜀吴政权,才是“违逆”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是曹操、刘备这些超出时代上限的人杰,强行将历史进程拖了几十年。

等到三家归晋的时候,已经是当时历史的必然了。

“所以朝鲜的两班制度,也是朝鲜自然的选择,在我们看来自然是落后的,可是本来这项制度在朝鲜也是没问题的。”

众人点头。

申时行说道:“可坏就坏在,朝鲜距离我们中原太近了。”

“因为接受中原文化太方便了,朝鲜内部除了两班贵族,也出现了大量读书人。”

“这些寒门读书人,在政治上无法更进一步,被血脉禁锢在基层。”

“而一部分斗争失败的朝鲜大臣,加上一些研究经义很厉害的儒生,最后无法出仕,只能在朝鲜创办书院。”

“而这些书院又培养出大量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和他们的师长一样,同样因为两班制度无法身居高位。”

“而我们东南崛起之后,这样的情况更严重了。”

“成本低廉的印刷术和纸张,让朝鲜的书院不仅仅教书育人,还开始自己印刷报纸,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年李舜臣来东南,不就是这个原因吗?”

申时行说完,徐渭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汝默所说的情况,不是和西汉末年太学扩招的问题差不多吗?”

听到徐渭这么说,众人就理解了。

西汉在王莽篡位之前,经历了多次太学扩招。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最新小说: 和高岭之花种田养娃打天下 烟花风月 (纯百 GL) [历史同人] 穿越之汉武娇主 成为姐姐的专属向导(纯百、哨向、互攻) 墨唐 箱子里的大明 锁千秋【futa】 秦功 ??????????[??] 52赫兹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