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村的面积倒是不比黄家老家小多少,但是人口也就刚够老家的一个零头。五十户人家,连二百人都没凑齐,更别提现在第四行和第五行还没住齐人家呢。
等众人把东西放好之后,村长把八户人家的男人们都喊了出来,带着他们去看荒地。
每户人家都分到了一垧荒地,跟房子一样,每家每户的地也都是挨着的。
黄豆芽倒是想亲眼看看关外的一垧地到底有多大,奈何身体实在不给力,只好铺了褥子,躺在炕上闭目养神。
关外的一垧地是十大亩,再加上官府想要让大家多开荒,所以即使地契上写的是一垧地,但每家实际分到的荒地面积只多不少,再加上边边沿沿,至少多出一亩多地。
黄豆腐看着自家这广阔无垠,甚至都看不到边的一垧地,脑袋都已经不转个了。要在三年内把这片地都开出来,自己这条小命估计就得交代在这了。
想想那深不见底的树根和成年男人搬起来的费劲的大石头,黄豆腐就忍不住脑瓜袋疼。
不过犯难归犯难,好在除了山坡上的田地,还有一片地挺平整的。
关外这边种地晚,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才开始种地,今年还能开一片地先种点粮食,争取今年秋收后就不买粮吃了。
好在今年不算在三年内,不管收成如何,种出来的粮食全都是自己的。
虽然大家都被一垧地的面积给吓住了,但是回过味来,这一大片都属于自家,男人们的心思都跟着荡漾起来了。在男人们的老家,能有这么大一片田,也算是个小地主了。
若是整片田都耕出来,秋天粮食肯定能装满仓,再也不用挨饿了。
一想到这些,就算是再累,也有盼头了。男人们想着以后要多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早晚能把这片地种熟了。地耕出来,人也就算是彻底扎根了。
黄豆芽躺在炕上养神,金氏带着两个孩子收拾屋子。说是收拾屋子,但其实真没啥可收拾的,两间屋子真的就是单纯的两间屋子而已,除了两个火炕之外,两间屋子啥都没有。
金氏就连想打扫一下屋子都没法干,只能把家里的东西先找个地方放,然后合计着接下来需要置办的东西。
家里有两口锅,再搭两个灶台就行了,不过搭灶台还得做土坯。
土坯得现做,所以家里现在的灶台还用不上,金氏就只能在院子里用石头简单搭一个灶台,在院子里捡了一些碎木头,把锅架在屋外,先烧一锅水。
本来到了新家,金氏还想让家人好好梳洗一下,没成想这个简单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家里没有水缸,也没有浴桶。从老家就带了两个木盆和两个水桶,其中一个木盆已经被家里的两头驴儿征用了,不然驴儿就没有喝水的工具了。
能用来装水的就剩下两个木桶了,谁成想等黄豆腐回来,又把其中一个水桶借给杨老六家了。
杨老六和杨老七被家里分出来时,除了各自的衣服和被子之外,啥家伙什都没分到,现在这哥俩喝水都成问题,黄豆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家里的水桶借出去了。
想好家里还有两口锅,少了一个水桶,倒是可以先用铁锅充当水缸来装水。
锅碗瓢盆,黄家现在就不缺锅,剩下的都缺。柴米油盐酱醋茶,黄家现在就不缺盐,剩下的也都缺。
而且空荡荡的炕上还缺两个柜子,厨房缺米缸和橱柜,最重要的是,屋子里还缺两个门。
整个房子就只有前后两个简单的木门,房内的两间屋子却是空荡荡的,别说是门了,连个门帘子都没有。
两间屋子还都跟厨房相通,真要是等灶台搭好了,在厨房做饭时,烟铁定是要往两间屋子里钻的。
现在的重中之重倒不是人,虽然屋子空荡荡的,但起码有炕,铺上褥子,盖上被,咋样都能对付,但是家里的两头驴儿还缺个住处。
金氏现在是切身体会到了,啥叫破家值万贯了,想想当时为了轻便,扔在老家的那堆家伙什,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金氏在心里忍不住地懊悔,后悔当初没有多拉些东西,哪怕自己下车走也要给家伙什腾地方,反正这一路也没少走。
跟金氏的懊悔不同,黄豆腐和黄豆芽兄妹二人则十分地开心。黄豆腐还沉浸在自己升为小地主的喜悦中,黄豆芽则庆幸一家人终于平安地在关外安家了。
一大早就从县城赶过来,到了新家也没怎么休息,又是收拾屋子,又是张罗荒地的事儿,一家人早就饿了。
金氏烧好了一小锅的水后,把家里仅剩的油茶面都冲了,一家人就着油茶面,把路上剩下的干粮都吃干净了。
吃饱了饭,金氏也缓过劲来,也在自家男人的劝解下,想开了。
日子还不是给人过的,自家现在好歹还算有点钱,缺的东西置办不就得了,没必要唉声叹气的。
各家各户吃饱饭后,男人们不约而同地聚在了黄家的院子里。商量着要去镇上置办东西。
不光黄家缺东西,其他人家都缺东西。
众人现在隐隐以黄豆腐为首,就算是年纪比黄豆腐大的赵老大、王老二和韩老三,也完全没有当老大的想法,三人也都老老实实地等着黄豆腐发话。
黄豆腐挨个瞅了一眼众人,发现也就赵老大还算有点闯劲,就领着赵老大去了村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