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将赵衡送走,沈静拿过那二三页纸看了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半天,边笑着边挥毫泼墨,不过一刻钟就将剩下的一页纸填满了,完成了这篇《秦淮河上泛舟记趣》。
写完了又誊抄,誊到一半,想起赵衡跟他要这篇游记时候,说“最多给一二好友赏玩赏玩”。
听这话的意思,应该是想要给别人看一看。也不知道他拿这种不拘文采、白话连篇的文字,去给什么人看呢?
能够不计较言辞文采,必定是至交好友,或者其他亲近之人了。亲近之人……想到这里,沈静不由得更加胡思乱想起来:莫非……是要给钟情之人看的?
赵衡年纪轻轻,却十分洁身自好,别说府里没有妃子,甚至连个通房丫鬟、美人也没有,如此小心谨慎,难道是因为……他私下里已经有了钟情的心上人?
沈静正在浮想联翩,忽然又听到敲门,抬头见小有推门进来,便收起了纸笔:“忙完了?”
“忙完了。刚伺候殿下歇下。”小有往椅子上一歪,“哎哟累死我了。有口热茶没有?”
沈静到了碗热茶递到他手上:“殿下刚过来一趟,剩下了半壶,都归你了。你悠着点,别灌多了,晚上睡不着。”
小有咕咚咕咚灌下去一碗茶,抹抹嘴:“今天我这累的,就是有人在床头前锣打鼓,也碍不着我睡。殿下刚才过来了?”
“嗯。问了问盐引的进展,吃了半碗面——”
小有听了,从椅子上支起身,看着沈静:“殿下吃了半碗面?哪里的面?”
“我做的宵夜。殿下来的时候,我正吃着。”沈静不明所以,好奇道,“可是呢,今日殿下寿辰,怎么厨房连碗长寿面都没准备?”
“不是厨房不准备。是殿下——平时不怎么爱吃那个。”
“哦。”沈静应了声也没当回事,小有却看他一眼,道:“这几日你十分辛苦。”
“还好。”沈静漫不经心应着,在对面坐下,向小有道,“我正有几件事,想向你请教。”
“什么?”
“今日丁大人说,殿下如果用盐引换粮,会得罪户部。回去路上他本待细说,也没来得及。户部哪位大人,难道同殿下不睦?”
“倒不是同殿下不睦。”小有在椅子上挪了挪,“北京和南京户部尚书,一个是明德公亲戚,一个是他门生。这样说,你明白吗?”
明德公欧阳检,乃是前文渊阁大学士,因年老从内阁隐退后,又封了明德公。他的孙女欧阳敏,便是当今皇后。而欧阳检入阁之前,任的便是户部尚书。
“殿下同明德公倒是没什么仇。但是殿下同皇后娘娘——唉。咱们殿下,一向深得陛下信任重视,这是不用说的,但是皇后娘娘因为殿下的事,同陛下闹腾过一次。”
“皇后?为何?”
小有道:“这里头的牵扯的缘故不少,一句两句说不完,以后你就慢慢知道了。不过最要紧的一件,先王妃没了以后,皇后娘娘想把她本家的一位小姐,嫁到王府里来做豫王妃。”
“……”
小有叹口气:“按理说,皇后娘娘这事办的……一则,当时王妃才去了不到半年;二则,她也没有同陛下商量过,当时正是正月十五宫里大宴,她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了。殿下的性子不是软的,当时气得脸色都青了,为了陛下着想才没有拒绝的太难看,但到底还是把皇后的话推回去了。所以丁爷爷才说,盐引的事牵涉到户部,有些难办。”
沈静喃喃道:“……原来是这样。”
话头说到了豫王妃,沈静忽而又想到了今晚赵衡同他要的那篇游记,忍了又忍,最终还是没忍住道:“殿下他——”
“什么?”
沈静本想问小有,赵衡是不是有了钟情之人,到底还是觉得这话不妥当,便改口道:“殿下今晚过来,要我好好改盐引的奏报。我问他这法子是不是会给他招来麻烦,他要我只管做,有麻烦,他来想办法解决。”
小有听了,搁下茶碗,语重心长道:“沈静,可见殿下十分之器重你。你不要辜负了殿下这番器重。”
沈静心不在焉的点头:“……这是自然。”
次日一早,沈静便带着誊抄好的那篇《秦淮河上泛舟记趣》,以及盐引奏报到了赵衡书房。赵衡拿过《记趣》看了一遍,又赞了一遍:“十分生动有趣,读来如同身临其境。”
“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赵衡坐在书案后头,随即就展开了一张信纸,提笔蘸饱了墨:“你去忙吧。”
沈静行礼告退,关门时仍忍不住往书案上看了一眼。赵衡正对着那篇《记趣》,认认真真往信纸上抄写,看的沈静心情颇为好奇:也不知道这位豫王春心到底遗失在了何处,这样急切的写信,鸿雁要将书信传往哪处香闺?
刚出门转过身,就见小有迎上前来笑道:“丁爷爷派人过来了。说不方便带人来,便将客人请到他府上去了。请你过去一趟呢。”
“好。”沈静点头道,“想必是昨日说的,精通户部盐务的哪位大人。我这就去。”
沈静跟着马车便去了丁宝的镇守府,进门被带到了书房,先向丁宝问了好,再一转头吃了一惊:丁宝请来的这人,竟然是那位曾经“调戏”过他的许公子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