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场,诗一首,赋一篇。
《房心为明堂赋》
《和气致祥诗》
三场,论一篇。
《积善成德论》
转眼到了临近考试的日子,天气放晴,街上三三两两的士子,聚在一起晒太阳,顺道去大相国寺求签问卦,卜得一个好兆头。
这时徐良骏、何健京也是到了,显得意气风发,这二人搀着这一位老者,这人乃是当年叱咤风云的押题王穆修,也是陈初六将四为诗社托付的一人。
穆修不押题已经多年了,离开官场之后,消息不甚灵通。这次来汴京,许是他最后一次来了,也是最后一次将自己辅导过的士子,送入科场。
这次徐良骏、何健京乃是名声在外的,早在太原府时,这两个人就跟着陈初六写文章,常列于陈初六的名字之下。这两个人,被民间士子视作陈初六的关门弟子。在太原府历练多年回来,更是将学问积淀得十分深厚。
还有两人人,也是呼声很高。一人是山东青州张唐卿,字希元,以孝名闻天下。还有一人是庐州杨察,字隐甫,官宦之后,以文章声名远播。
大相国寺,荷花池旁,徐良骏看着池子里的鲤鱼,投下一枚铜钱,摇头道:“这鱼怎么会叼铜钱?池中这么多钱,都让寺里的僧人吃了。”
穆修在一旁道:“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你们两人跟着陈知应这么多年,应当摸清了他的秉性,就算是没有面授机宜,也该能猜到题才对。”
何健京也将一枚铜钱丢入池中,鲤鱼非但不叼,反而受惊一哄而散。何健京脸色失望地道:“去了几次先生府上,连门都没进去。”
穆修笑道:“你们这时候去,当然进不去。你先生不怕非议,是怕你们受到非议。本来能高中的,去了之后,大家这么一传,就只能让你们低低过了。高中与低中看似差不多,却差之千里。想要爬到一个位置,十年的差别都弥补不了。”
“陈善修也要考,他是先生的亲弟弟,在家里为何就没问题?”
“他是亲弟弟,大家都是知道的,这反而无妨。何况锁厅试与春闱不一般,那是吏部主持。”
“听穆先生的意思,这次我们二人,一定能中?”
“一定能中,诗社里的人,这次能中进士的,不下二十人。若真是这样,将来四为诗社又会令世人趋之若鹜。”穆修笑着回到,这个时候,当然是只能说吉利话了,但徐良骏、何健京实力还是有的,他又道:
“这次的张唐卿、杨察,名声虽望,但其实难副。抵京这些士子中,能与你们争的,老夫尚未看到,剩下的只看考场之上了。”
“若说谁与你们有一争之力的,只有两人。徐嘉志长孙徐翰海,徐嘉志深得知应事功之精髓,传之其长孙,徐翰海定是能通实务的。还有一人,便是柳景庄,才华实为士子中的第一。此人屡试不第,若是能痛定思痛,安心读书,定是无人能比。”
“柳景庄,可惜他音讯全无,现在也不知去了哪里。”
这几章又慢又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