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处耘丢脸之余,也不敢说出口,只好寻个理由溜了,转头对着匣子长吁短叹。
回礼是要回的。
可钱要从哪里来?
不能同三哥要——一来没得那样不要脸,二来用三哥的银钱买东西,岂不是同三哥送礼物给沈妹妹一般?
可如果用俸禄,他认认真真论起来,不过是一个小吏,衙门里头一个月的俸禄只有八百文,一贯钱都不到,吃饭都不够,能买什么?
既是不能买,谢处耘忽然就想起有一回听的沈念禾同郑氏闲聊,说什么她父亲沈轻云曾经送给母亲一支亲手做的桃木簪,当时只做辟邪用,只随手做做而已,十分粗糙,却被小心收起来,时时试看。
玉他买不起好的,可荆山脚下正修圩田,却是大把野桃树被挖得开去,剩得许多桃木,可以随意去挑选。
不妨也亲手做支桃木簪子?
谢处耘患得患失,次日回宣县的时候,趁着路上没人看,便做贼似的寻了个空,偷偷取随身的匕首想要割木头,后头发现匕首不中用,只得又去左近农人家中借了斧头来砍,最后弄得一头一脸的土。
***
且不说谢处耘在外头又要做事,回来又要做簪子,忙得不可开交,而同屋的裴继安,却是再没功夫去细细盯着这个弟弟。
他管着修圩田、堤坝,虽然名义上领了差遣的是知县彭莽,可实际上主事的从来是他同另一个推官而已。
那推官平日里还要负责县中刑狱,不能时时盯着,况且才来宣县两年,又不懂水利之事,只听个响动好去禀事,当真做得起来,还要裴继安动手。
正因如此,当知州杨其诞问起宣县圩田情况的时候,彭莽先还能支应几回,后头发觉顶不住了,忙把推官带着同行,再去得两三次,知道带了推官也没用,索性这一回就强把裴继安给叫了出来陪行。
两人到得州衙,还在偏厅等候的时候,彭莽就忍不住转头叮嘱道:“继安,一会你且仔细些,若是知州问话,早早就上前答了……”
如果答得慢,叫杨其诞点了他的名字,他是回好,还是不回好?
若是回了,偏还回错怎的办?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叫对方一通好训!
若是不回,知州问话,他一个知县,支支吾吾的,岂不是更显出没用?
是以最好这裴继安醒目些,不要叫他落入那等困境。
裴继安应了一声,正要说话,外头已是来了个小吏,道:“知州请两位进去。”
转进得公厅时,宣州知州杨其诞正坐在桌案后头翻看手中图绘。
他见得两人进来,便随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道一声“坐”,也不多话,直接把那图绘转了个方向,不对着彭莽,却是直直对着裴继安,道:“裴继安,你这堤坝同圩田的修法,是个什么意思?”
彭莽才要说话,本来还怕那杨其诞不识得裴继安,想要引荐一番,却不想对方直接越过了自己,登时有些尴尬,一时坐在一旁,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
裴继安也没想到这杨知州这般不给彭莽面子,然则听得这一问,却是十分不解,低头看了那图绘,正是前次请批中递上来的那一份,并无半点更改,只好道:“还请知州明示。”
杨其诞道:“我同你父从前是旧识,听他说过那三县圩田之事,当日宣县的请批递上来,因事忙,对应的人又都核过了,还是县中公使库自行出钱,我没往下驳,后头有人来说,我才再细看了一回——你这堤坝修成这样,莫不是还想着并联三县?”
裴继安心中一叹。
他自然是想着并联三县。
一县圩田,哪里比得上一州圩田?
然则杨其诞此人行事一向小心,只要提得出来,必定会驳,是以他本想着等到宣县做得好了,有了成绩,再以利诱之,慢慢打消旁人疑心。
谁成想还没到那一日,就有人着急起来了。
第183章 拒绝
裴继安并不答话,只半退开一步,转头看向彭莽。
杨其诞可以不给这位彭知县面子,他却不好不给。
然而裴继安看彭莽,彭莽却也回看向他,还使了个眼色,那眼中的意思,分明是把问题推给他来回答。
“圩田、堤坝之事,所涉甚广,彭知县只知宣县一地,其余县镇,自有各地官员任管,如若想要并联三县,还待要知州牵头,宣县不能擅自做主,想来彭知县也要等州中给复,按着知州意思行事。”
听他把话说完,杨其诞的面色才好看了些,却仍旧有些不满,道:“既如此,你那堤坝两边为何要留有接口处?”
一面说,一面又指着桌上图绘处的几个地方。
杨其诞为官多年,又不是彭莽那般混日子的,自然不那样好糊弄。他监过堤坝、修过水利,至于屯田之事,也多有经验,拿着宣县圩田同堤坝的图绘,不用旁人多做解释,就能看得懂。
裴继便道:“堤坝年年都要修缮,留得前后接口,一来便宜将来遇得水事再做重修,二来却也想着,若是此法得当,将来扩建……”
不待他继续往下说,杨其诞已是打断道:“裴继安,你生于长于宣县,这圩田来历,不消我再细说了罢?”
他顿了顿,再道:“你爹当年想要修圩田,朝中反对声四起,几无一人同意,其中原因为何,你难道不曾想过?”
说到此处,杨其诞的语气便强硬了起来,道:“当年诸位官人的‘五不可’,放到如今,依然作效,若你单只想要建宣县圩田,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也过去了,左右影响不甚大,好好管控一番,不至于出事,可若是想并联三县,决计不行——你也不必再多费心思了。”
他也不管彭莽仍在边上,径直道:“回去之后,莫要好高骛远,等有合适的机会,州中得了空,自有你的事情做。”
后头这一句,杨其诞已经算是给了找补。
时隔数月,朝中风向渐明。
裴继安前头去得京城办那公使库印书之事,只短短小半个月,就把批文催得出来,引出偌大风波,人已是回来修了许久圩田了,宫中还是没有半点反应。
换一个人去,怕是现在还在等国子监的批复,那书还未必能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