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很短暂,很快,沈寿山和林氏的幸福生活就被打破了。
原因无他,沈寿山和林氏成婚多年,只生下了两个女儿,一直没能生下儿子。
或许是望山村地处偏僻,村里的某些人常年不与外界打交道,思想比较闭塞的缘故;又或许是沈寿山和林氏并非本地人,村里的某些人比较排外,眼红这俩外乡人的好日子的缘故……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总而言之,村里老是有人拿他们夫妇没有儿子说事儿,背地里嘲讽他们家是绝户头。
这种程度的闲言碎语,沈寿山夫妇倒还忍得,可二十多年前出了一桩极大的伤心事——
那年上元节,沈寿山夫妇带着两个女儿进城看花灯,看着看着,长女沈月媛人就不见了,怎么找也没能找得回来。
孩子丢了,沈寿山夫妇又是伤心,又是自责,痛不欲生。
这种时候,村里的某些人非但不温言宽慰他们夫妇,反而幸灾乐祸,要么说他们家为富不仁,遭了报应,要么说沈月媛不检点,与人私奔了……
那段时间里,流传在村里的闲言碎语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令他们夫妇忍无可忍,不由萌生了离开这里的想法。
再者,长女沈月媛丢了,次女沈月如还在,而她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要是继续留在村里,多半很难说上一门好亲事。
夫妇俩再三考虑过后,带着沈月如离开了望山村,搬去了温阳县城。
当时,林氏已经三十多岁了,眼力大不如前,无法像以前那样做出精巧细致的上等绣活了,对于她来说,靠卖绣活来赚钱——这条路是行不通了。
万幸的是,她多才多艺,除了做绣活,还做得一手好豆腐。
于是乎,到了县城,林氏与沈寿山商量过后,用多年的积蓄盘下一间小铺面,开起了豆腐坊。
虽说他们家的豆腐坊属于夫妻店,规模很小,赚不到多少钱,但他们家很俭省,没有什么要花钱的地方,赚来的钱足够他们家维持日常的生活开销了。
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之后,夫妇俩就将沈月如的亲事摆上了日程。
婚姻大事,自古就讲究个门当户对。
沈寿山家的条件在望山村数一数二,可到了繁华的县城,就有些不够看了,很难给沈月如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何况,这个时候,沈寿山夫妇就剩下了沈月如这么个女儿,要是将沈月如嫁出去,日后就没有人给他们夫妇养老送终了。
思来想去,沈寿山夫妇最终决定招个上门女婿。
招女婿的过程颇为顺利,不久之后,他们夫妇就经人介绍,招到了一个勤恳老实的好女婿。
有了女婿的帮衬,他们夫妇不必凡事都亲力亲为,也不用为了生计而终日忙碌,肩上的重担终于可以卸了下来,过上了安稳舒适的日子。
安定下来了,沈寿山夫妇就再次将目光投向沈寿海一家,尽管相隔两地,却总是默默关心着他们一家子。
尤其是沈世华,林氏心疼他一出生就没了娘,一直很关照他。
哪怕沈世华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林氏对他的关照依旧不减,时不时就托人捎些东西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