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玄幻小说 > 大唐农圣 > 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

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2 / 2)

一户百姓,家里至少有八十亩永业田,还有很多因为军功赏赐,或者一些祖传下来的私田,通常,一户百姓需要种植的田地能达到一百好几十亩,他们在耕种不过来的时候,就会选择只耕种一半的田地,让另一半的田地蓄养肥力。

“陛下,将中下田退耕了之后,能够节省许多劳动力,这一亿二千万亩田地中,除去军屯田地,和一些其它经济作物,有大约五千万亩左右,是种植粮食的,今年全部实现了收获,其中,黄河以北有两千万亩种植一季的高产田,今年产粮约一亿石,关中,中原诸道,有三千万亩可种植两季粮食的田地,今年产粮食约三亿五千万石,长江以南少部分地区,岭南,交趾三郡,有可种植三季粮食的田地一千多万亩,今年产粮约两亿石,全国全年产粮约六亿五千万石,以人均每年消耗八石计算,全年供本国百姓食用的粮食,约三亿石,牛马牲畜,家禽,渔业养殖,消耗的粮食,约两亿石,酿酒消耗,约五千万石,向外国出售,约三千万石,各地常平仓到年底,新增了粮食结余,约七千万石。”韦挺在朝廷之上,将农部统计好的数据上报道。

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关中,和中原诸道,有三千万亩上田种粮食,而且每年种植两季,可产量却只有三亿五千万石,这个产量里面,光是山南道六个垸田县近千万亩水稻垸田,就贡献了近两亿石的产量,关中的数百万亩麦田,也贡献了至少六七千万石的产量,也就是说,中原这些州道,还有一千几万亩的粮食田地,两季,只贡献了不到一亿石的产量,平均算下来,其产量还在三石左右徘徊,与过往农业技术没有推进之前的产量,相差无几,这些田地,拉低了整个平均水平,甚至远远还不如岭南,交趾,这些新兴起的种植占城稻的田地的产量。

以现在大唐基本已经普及的施肥和耕种技术,以及使用的新式农具,在有充足的耕牛和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就可能不是种不出产量,而是田地轮休情况比较严重,百姓并没有实际种那么多粮食田。

当然,朝中的大臣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数据的异样,他们觉得,北地两千万亩田,一季产粮一亿石,中原,三千万亩田地,两季产粮三亿五千万石,很合理,并没有把山南道垸田的超高产,和关中麦田的高产剔除开了算。

龙椅之上,李世民威严的道,“朕记得,前两年的粮食,也有所结余,现在各地实际仓储几何?”

“陛下,自贞观三年开始,我大唐内部产粮,每年都有结余,累计到今年,约两亿五千万石,秋收之后,已经全部置换成新粮,储存在各地常平仓。”

“才两亿五千万石?都不够全国百姓食用一年的?”李世民闻言皱眉道。

其实,这个数据,他心里早就有个大概,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觉得,大唐已经很富有了,两亿多石的仓储,已经足够了,但是在他跟孙享福交流过后,思想已经改观了,在孙享福的语气中,一个国家,至少要贮备足够两三年吃的粮食,才算稳固,因为,指不定突然出现什么全国性的大灾,会闹个一两年,没有足够多的粮食储备,国家就可能出现覆灭的危机。

见到李世民这个表情,韦挺忙解释道,“陛下,账不是这么算的,咱们只是算了全国产的粮食和常平仓的余粮,却没有计算百姓自家的余粮,他们现在每年,可消耗不掉八石粮食,咱们全国每年投入到牲畜,家禽,养殖方面的粮食,足足有两亿石,这些粮食,可不是白白的消耗掉了,它都转化为了肉食,供百姓食用,或者储备起来了。

据我农部在各地的官员在民间的走访统计,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百姓,家里现在都有半年乃至一年以上的粮食储备,如果加上各种家禽牲畜和肉食储备,即便他们完全不种地,手头上的食物,也能熬过一年。

另外,不算海外,只算本土牧场,可供宰杀食肉的牛,羊数量,就超过五千万头,随时可出栏的肥猪超过三千万头,鸡鸭数量更是无法计算,至少也是二十亿以上,鱼类那就更加不好算了,按照目前情况来算,只要不出现特大旱灾,把鱼塘都干枯竭了,它就能一直供应百姓们食用。

还有其它方方面面的食材无法计算,比如各地的食品厂,每年产的水果罐头,坚果类食物,市场上都有大量的储备,咱们只是算了米面方面的主要粮食储备。

所以,您别看常平仓只有两亿多石的粮食,但真正面临危机,在食物方面,咱们国内支撑两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算上海外牧场的储备,和海洋渔业以及其它可食用的作物,会更久。”

鱼的繁殖生长,可比人的繁殖要快很多倍,在关中和北地大量开辟人工湖蓄水之后,它的养殖规模也上去了,而且,养鱼可以不占人的口粮,因为,大唐有足够多种植鱼草青储饲料的田地,百姓们也乐意种,因为,有了割草车之后,一户人家,种个三五百亩,都比较轻松。

韦挺说的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大唐的国力,听他说完,李世民的腰杆不由的挺了挺,这些家底,可都是他上位之后储备下来的。

当然,他也不好直接在朝堂上宣布,明年我想去打谁,大唐毕竟是礼仪之邦,只是略有深意的看向了侯君集这帮武将的方向。

会意的侯君集,还没有开口,太子李承乾却在自己左侧听政的座位上起身道,“父皇,我大唐数年之功,积攒下这些储备十分难得,然,不能骄傲自满,仅是从农耕结构方面,儿臣就看出了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农人百姓的劳动力负担还是太重了些,儿臣建议,重新划定永业田数量,迁更多青壮劳动力于本土,改革耕种模式,将我大唐的国力储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闻言,李世民微微皱眉道,“具体当如何?”

李承乾答道,“迁更多耽摩道青壮百姓到本土,补足劳动力不足,逐步分地区,撤除永业田制度,推动精耕细作改革,让全国百姓都如山南道垸田区域一般,每户只种二三十亩田地为宜。”

最新小说: 只是一只猫 我的美女姐姐那些年 遇虎 兵神 BOSS别闹 有凄足焉 武道圣主 在霍格沃兹的中国留学生 神医王妃 战神 (踏雪真人)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