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玄幻小说 > 大唐农圣 > 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

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1 / 2)

<h1>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h1>

李世民办事从来就没有什么新意,同样的套路,他能用很多次,试验田第六季的亩产报上去之后,他马上来了封赏的旨意,落实了孙享福的嫡次子孙康九垸县公的爵位,同时,跟他打了个招呼,继续奉旨种稻,明年,第一期水稻种植全部结束,新一届的王爷培训班会给他送过来。

亩产十一石,这个产量在以往来看,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现在,看到这个产量的时候,居然没有人觉得奇怪了,因为,大家已经习惯性的信任孙享福能种出更高产的水稻,他就算种出再高的产量,大家也觉得是应该的,朝堂大臣们可能会因此在公开场合称赞几句,普通百姓,则是淡然一笑,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放心一些,产的粮食多,他们饿肚子的几率也小了。

来山南道赶工的北方民工如期而至,今年,他们又学乖了,想要从九垸县带些新稻种回去种植,孙享福都批准了,只要是专程过来要稻种的,每人免费给他们送几斤,反正对于九垸县来说,几斤稻谷又不值多少钱。

北方的水浇地虽然少,但多少也有一些,虽然那边的百姓吃惯了面食,但偶尔吃一下米饭,调剂下口味也不错,当然,他们来领稻种的原因,还是因为这边的稻种产量能比他们种的麦子多收一倍。

在制作有机肥,精耕细作的技术日益得到推广,新式农具和耕牛得到普及,还有四进制种植管理技术等多方面推进的作用下,北方百姓种植单季小麦的平均亩产,终于突破了五石,达到了六百多斤,由于北方的田亩面积,没有像九垸县这边改革,以后世的田亩大小来算的话,他们的亩产应该达到了七百斤,这算是在肥料没有进行化工改革之前的一个极限,当然,这与大唐选择大面积退耕中下田也有关系。

这些北方的上田本就因为每年被冬雪覆盖的时间长达几个月,能够得到足够的修养时间,一年只种植一季的话,即便是打理的不怎么精细,也能出这么多的产量。

韦挺在农部的三年任期,也就干了这么一项政绩出来了,把大唐现有的大部分中下田都退耕了,所以,十月,关中入冬,朝臣们开始窝在宫中开统计大朝会的时候,他上报的全国田亩数量大面积减少,还一副喜滋滋的样子。

现在大唐本土,算上安西大都护府今年开出来的一千多万亩军屯田,也不过是一亿二千万亩,分摊到新统计上来的一千二百万户家庭,每户大约是一百亩,分摊到每个人,大约三十多亩,当然,大唐现有的三千八百万人口,也不是个个都种地,耽摩道,以及海外诸岛的数百万人口,基本就不种地,士,工,商,医,多个职业阶级,也基本不种地,再除去不能参与劳动的小孩,大唐真正种地的人口,其实只有一千万左右。

用一千万人口,种植一亿两千万亩地,平均每人一百多亩,显然是种不过来的,可偏偏,今年就种下来了,究其原因,有几种情况。

首先,就是像善阳的那些花田,定襄的那些青储饲料田,燕麦田,基本不需要多少人手,几十户百姓,就能打理好几千甚至过万亩,每年开春,骑着马撒完,等长起来了,赶着割草车不断的收割就行。

其次,就是像蜀中,关中,许多用作果园的田地,也不需要年年都打理,只在收获的时候,组织一拨人手,去劳作一番就成。

像岭南道这边,果农甚至全部都是兼职的,他们只需要到了季节,去野生的水果树林采摘水果就成,这些方面,差不多就减除了三千万亩左右。

剩下的九千万亩,其中各军的军屯又占掉了三千万亩,在拥有精良农具,和较高劳动力的军队的集体组织下,耕种的效率会比普通民众高很多,尤其是种植只需要在播种初期耕地,播种,到收割时期收割的小麦,糜子这样的粮食作物的时候,一百多万军队,耕种三千万亩田,其实还显得很轻松。

因为,军屯田一年只种一季,开春他们有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专门用来耕种,入秋他们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专门用来收,肥料什么,平时训练之余,囤积沥好就行。

最终剩下的六千万亩,才是属于百姓们真正需要常年耕种的面积,其中有八成以上,种植的都是粮食,而且,只有关中,和山南道几个县的垸田,是真正的进入了精耕细作模式,当然,还有一些高经济价值作物,也属于精耕细作模式,这些田亩数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两千万亩,也就是说,大唐现在还有四千万亩以上的上好田地,还在百姓手中,进行着浅耕粗种。

孙享福看到这个数据的话,自然是会有很多感叹,平均每个专业务农的百姓,要耕种五六十亩田地以上,他们就算想精耕细作也不行啊!估计这些田地,还有好多,是处于轮番耕种状态的。

即,耕种一半,休养一半。

最新小说: 只是一只猫 我的美女姐姐那些年 遇虎 兵神 BOSS别闹 有凄足焉 武道圣主 在霍格沃兹的中国留学生 神医王妃 战神 (踏雪真人)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