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当年的琼华之战已有数十年,那些往事也渐渐湮没在悠长的岁月之中。
阳春三月,天刚蒙蒙亮,黄山脚下的一处城镇却已开始热闹起来。
安山镇在黄山脚下,四周青山环绕,草木葱荣,除了这出名的景致外也并无其他可称道的地方。
只是这里有一条通往府城的官道,时常有过往的行旅商客在此休憩,本地县令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命人搭建了一座驿馆,从那以后这安山镇便渐渐繁华起来。
此后也陆续有村民沿途开了几家茶寮,供来往行人打尖,生意颇为红火。
如今正值春日,百花齐绽,互竟鲜妍,天色大亮,驿道上车来马去,越发热闹起来。
几座茅草搭成的茶寮早早便开了门,食物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太阳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车马停了下来,休憩打尖。
其中有一间叫安顺茶寮的生意最好,只因他家的卤味做的极好,滋味醇厚鲜美,且物美价廉,还时常有野味提供,久而久之名气便传扬开来,不时有行商来茶寮买些肉来解馋。
刘大牛正是安顺茶寮的主人,忙了一晌午,连喝茶的工夫都没有。
好容易送走两拨客人,店里只剩零星几个客人,刘大牛才得空坐下来,灌了几大口凉茶,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舒服的吐了口气。
摸了摸干瘪的肚子,他今日一大早便起来忙活,连早饭也没顾上吃,如今一闲下来,才发觉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从蒸笼里拿了几个馒头,又切了一碟卤牛肉,刚咬了一口,忽然一道低沉的在身后响起,“店家,麻烦上一壶清茶。”
刘大牛吓了一大跳,他刚才根本没听到有脚步声走近,难道青天白日的见鬼了不成?
心下有些惊惧,急忙转过头,看清来人的模样,刘大牛顿时一呆,刚才的想法早已飞到九霄云外了。
只见来人一身蓝白色道袍,背负剑匣,剑眉星目,容貌之俊美可谓是他生平仅见。
只是让人不解的是对方明明看着至多不过二三十岁,却已是满头银发。
不过虽然有些奇怪,这一头银发却无损他俊秀的容貌,反而增添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气质,仿佛天生便该如此。
就是这面色太冷了些,跟那冰雪雕的人似的,没多少热乎气儿,刘大牛心中暗暗嘀咕,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满面笑容的迎了进去,又用毛巾仔细擦干净了桌椅,“道长您要一壶清茶对吧?可还要些其他的吃食?小店有现蒸的大馒头,还有今早做好的新鲜点心,您要不要来点?”
因为对方一身道袍,他也就没有推荐自家的卤味。
熟料对方却不为所动,“不必了,一壶清茶足矣。”
刘大牛本想再卖力吆喝两句,不妨对上一双清冷如水的眼睛,心中顿时打了个寒战,所有的话都咽了下去。
刘大牛麻利的上了热茶,便远远坐在了角落里,不敢再打扰对方。
茶寮中剩下的几位客人也都十分好奇,时不时偷眼打量对方。
夏书生初时并未看到那人的容貌,却已被对方的气度折服,便起了结交的心思,此时见对方只静坐喝茶,便起身走了过去,抱拳行了一礼,“在下夏元辰,不知这位道长如何称呼?”
夏元辰?慕容紫英一顿,抬头望去,果然是多年前在即墨遇到的夏书生,“夏公子?”
夏元辰此时也看清了对方的容貌,不禁吃了一惊,“你是慕容公子?”
慕容紫英放下手中的茶盏,嘴角微扬,“多年不见,夏公子别来无恙。”
哪怕活的再久,故人重逢依旧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夏元辰笑着坐下,十分感慨,“看慕容公子的情形,想来已经修道有成了吧?”
两人已有数十年未见,对方的相貌却无丝毫老去的痕迹,足可见其修为高绝。
慕容紫英面色平静,摇头道:“不过略有小成,夏公子过誉了。”
夏元辰笑道:“你我乃多年故人,就不必这般客气了,直呼名号便是,紫英以为如何?”
慕容紫英颔首,“夏兄。”
交谈一番后,夏元辰才知道慕容紫英刚从蜀山回来,准备去黄山探望云天河与韩菱纱夫妻。
知道云天河依旧在世,夏元辰也十分高兴。
叫店主再上了一壶热茶,夏元辰斟了一杯给慕容紫英,感慨道:“时隔多年,真没想到会在此处重逢。不知紫英如今在何处修行?”
当年琼华派的事他也有所耳闻,大劫之后的琼华能重新建立,正是慕容紫英之功。
慕容紫英沉默片刻,淡淡道:“琼华一派已交由几位长老打理,我如今只在山中清修,此次下山也是为了寻找铸剑之材。”
想起对方是已经活了上千年的山神,慕容紫英微微一顿,有些犹豫道:“不知夏兄对剑灵可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