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伊吾此时就在打仗,太过危险了,还是等到仗打完了再行巡视。”陈继坚持道。
允和他争辩几句,但是如同陈继这样理论非常扎实的学者允可辩不过,陈继每一句话要么引用前人的事例,要么引用圣人的话,堵得允都不知说什么好。
允最后只能说道:“十四叔,淮南妹妹,你们先出去。”
待他们出去后,他对陈继说道:“陈卿,你道朕为何忽然想去伊吾?是心里有些担心啊。”
“整整八十万大军,大明现下战力最为强大的八十万大军,掌控在徐晖祖与秦王、晋王的手里,若是发生不忍言之事,如何是好?”
“这,这,”陈继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虽然允的话不清不楚,但是他岂能不知不忍言的事情指的是什么:造反。若是讲道理,陈继有一万条理由反驳,但允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担心,他还能怎么反驳?
“陛下,现下过去,就不会……”
“现下尚未打败帖木儿,岂会如此?军心还不乱了,之后被帖木儿捡了便宜?”允说道。
之后陈继站在原地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躬身说道:“臣下去安排。”
“慢。”允又嘱咐道:“此事不可告诉别人。”
“是,陛下。”陈继又行了一礼,躬身退下。
允松了口气:“总算让他不再反对了。”
其实允并不担心带领着这八十万大军的徐晖祖与尚炳、济会造反。其一,这些汉人卫所中的大多数都来自内地,家人也都在内地,就是为了家人考虑也不会参与造反,而其他民族的军队没有忠诚度,不能作为主力;二者允有没有合法继承人,即使突然死掉了国内也不会大乱;三来尚炳和济现在也不是收到迫害要被流放到深山老林中当人猿泰山,反而可以在西域划一块地皮自己当家,脑抽了发动九死一生的造反?
但想要劝说陈继答应去伊吾还只有这个理由简单明了,所以允只能如此说了。‘幸好陈继嘴严,不会将此事往外说,不然朕可不敢和他这样说。但还是吩咐锦衣卫安插人手在陈继身旁,以防万一。’他又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