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7章 从户部到兵部</h1>
第二天二十一日一早,允先是到了户部。他关心了一下巴蜀司各位官员的工作进度,比如问问郎中李仁粮食有没有准备好啊,现场兑换的人手有没有准备好啊,现场的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没有准备预案哪诸如此类的。
看到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了,正准备走,巴蜀司新任员外郎(原任已经在昨晚因为ta:n'w:u被抓起来了)拦住允,躬身行礼,随后问道:“臣原本为河司主事,今日才调到巴蜀司担任员外郎,对于兑换宝钞事宜的详情尚不清楚,但臣今早略看了昨日诸人所记的手书,但均无关于何日告知百姓可以以宝钞兑换粮食,以及在京城何地兑换的记录,敢问殿下,是昨日没有确定吗?”
允还没回答,郎中李仁一排脑袋,说道:“是了,我就觉着有什么事情还没有定准,原来是这两件事。都是事情太多忘了。”
郎中李仁这话虽然有推脱之意,但是也确实是实情。户部事情太多了,现在巴蜀司又加上了这个关于宝钞的事情,同时原来的事情也得做,所以一时想不起来忘了什么事情的情况也正常。只有这个新任的员外郎可以从局外人的角度看问题才想到了。
允也知道这些,所以并不怪罪于他们。他说道:“孤不怪罪你们。这样,就在九月二十七日在全城张贴榜文,告知百姓会于十月初一开始允许用宝钞兑换粮食,一贯宝钞可兑换一石粮食。至于地点,容孤再想想,各位臣工也想一想,明日早上再做决定。”众人应诺。
允对着那名员外郎问道:“不知你叫何名?”他觉得这名大臣还是有点儿本事眼光的,值得注意一下。
那名员外郎回道:“禀殿下,臣名叫赵毅。”
允马上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啊。这个名字允当然不是从后世的记忆得知的。当然,赵毅这个人在后世的《明史》上还是有提到的,但是只有一句话十几个字而已,对于《明史》只读了个大概,并且基本上只熟悉太祖本纪、成祖本纪和少数人的列传的允来说,根本不可能记住这么一个人。
他是从这个时候的记载中知道的。允听到赵毅的话,马上问道:“令尊可是曾任过吏部尚书,现在任三秦布政使司参政的赵秉彝(赵好德)老先生?”赵好德曾颇得老朱赞誉,指导过懿文太子的,所以允称之为老先生。
果不其然,赵毅回道:“正是家父。”
允赞许道:“汝父子真是父亲了了(‘好’的意思)子亦佳。”
赵毅没有表情变化的回道:“殿下谬赞了。”
允见他这样,又勉励几句,就罢了。
接下来允离开户部,来到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