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敬并没有多问,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他的官职是四品郎中,除了朔望日大朝必须参加,若无召见,是没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
但他身上还有个超品侯爵的爵位,这小朝会去不去就随他心意了。
如今,既然太子发话了,贾敬自然不会辜负太子的一番好意。
第50章贾敬
出了宫门之后,贾敬想了想,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到他岳父家里拜访。
既然太子都说北边不太平了,朝中出兵的概率就有一半以上了。
他岳父是京畿大营里的佥事,他管不着。
但他大舅兄只是个小小的百户,到时候找找关系,随便塞到哪个要出征的熟人麾下,好歹也挣些功劳。
让岳父一家暗中做准备,又叮嘱了此事莫要外泄之后,贾敬便回了宁国府,斟酌贾氏宗族里,哪一个可以随军出征的。
果然,没过几天,文书便下到了兵部,朝堂之上也开始讨论北边鞑子叩关的事。
圣人的脸色很不好看。
不过,这也很好理解。
圣人御极十数载,自认文治武功都不输前人。
朝臣们被他捋了一波儿又一波儿,剩下的不是他的心腹死忠,就是对他又敬又畏的。
当然了,表里如一的正身之士也不是没有,但这些人都是文人。
而在文人的眼里,善于纳谏、宽厚仁慈,多年不挑起战争的圣人,那是名副其实的圣人。
综合种种因由,圣人这几年过的实在是太顺了。
而人一旦习惯了顺风顺水,就不乐意见到别人逆着他来。
此次北边瓦剌扣关,在边境接连抢掠十二个县,真可谓是一巴掌正打在圣人脸上,门牙险些打掉一半。
圣人虽然碍着宽厚仁慈的名声,没有在朝堂上发怒,但却没几个人会认为圣人心里真就没怒气。
当然了,没眼色,或者是说想搏名的人永远都不缺。
而这其中,又以言官为最。
这不,就有礼科给事中执着朝笏出列,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声音缓慢的让人心生烦躁。
偏偏,他说的话还极不好听:“自先帝平定北方,瓦剌各部一向安分守己。今骤然来犯,必有缘由。”
此言一出,便引得武官侧目,文官磨掌。
武官想的是:这小老儿话音儿不对呀。
文官则是有些兴奋了:着啊,这可是打压武将的好机会。
自唐朝有了“清浊”之分,文武之间的分野便逐渐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