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比较圆滑,知道变通,收买人心。
他们吃肉,也让手下喝汤,将受贿的一小部分,散于麾下,大家一起发财。
于是乎,这群士兵很快也加入受贿的队伍,甚至变本加厉,堕落的速度快到令人发指。
为什么?
因为没有安全感。
这些士兵发现,他们虽然不再是奴隶,可除了地位的改变,还缺少了一件最必要的东西。
钱!
他们在奴隶时期,是毫无积蓄的,一切都上交给奴隶主,稍有私藏就是毒打,而成为士兵后,也没有军饷。
能成为自由身,就很知足了,要啥军饷?
可现在税收获得的收益,让士兵们忽然意识到,当兵不可能当一辈子,普通的平民哪怕再穷,家中至少都有几亩私田,只要辛苦劳作,总能过得下去,他们没有田地,再没有军饷,退伍后要如何度日?
照此下去,奴隶的实质没有改变,只是从一般从事劳作生产的奴隶,变为了专门打仗的兵奴。
绕了个圈子,重新回到死胡同里。
如此一来,士兵们自然不干了,能收到贿赂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则开始向上官索要军饷,更有甚者,则要求田地安置。
上面不允,于是乎,士兵们的情绪越来越激烈。
以前矛盾只是单方面的,贵族奴隶主看不上转为士兵的奴隶,奴隶还是逆来顺受,现在当双方彻底对立,就再也不可调和了,短短数日,军中甚至爆发了哗变。
等到盖子捂不住,姜氏父子这才惊觉大事不妙,连夜召集文武,讨论补救措施。
东鲁的班底虽然没有西岐四贤八友,人才济济,却也不容忽视。
有臣子提议,既然士兵不满足于现状,不如就划分给他们田地,真正转为平民,同时负担起军赋和兵役。
所谓军赋,就是每年向国家交纳米和牧草,作为军费,兵役则是战时当兵,自己准备武器、粮食和军需。
这是很有远见的安排,有当兵和受教育权利的平民,在周朝被称之为士,如此一来,阶层各有分工,国家才能长远。
可那是将来,目前的情况是,平民阶级又不干了。
别忘了,东鲁只是个诸侯国,能开垦的良田是有数的,一旦要划分给士兵田地,属于平民的田地就要重新分配,大大减少,他们过得本来就十分勉强,再被分去田地,可就要沦落到奴隶的下场了,这还了得,顿时群情激奋,各地冲突频频,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姜桓楚悲愤地发现,他们解放奴隶,没有得到奴隶的感恩戴德,反倒遭到了“背叛”,整个东鲁乱作一团,统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
愤怒若狂的姜氏父子去搜寻姜子牙,却发现这始作俑者早用地遁术去往东平城躲避了。
实际上,始作俑者不是姜子牙,恰恰是姜文焕。
但凡改革变法,如果单变兵制,其他不做变化,失败是必然的,这点西岐就比东鲁强得多,而大商更是面面俱到。
天枢十二卷早被顾承融为一体,诸子百家的精华纳入十二家中,互补互助,共同进步,姜文焕只学了兵家一道,就回去穷兵黩武,不炸才怪。
即便如此,当游魂关的急报,放在摘星台的案桌上时,顾承也不禁为姜子牙的效率点头赞许。
手段高明,兵不血刃,不愧是兵圣之尊。
相比起来,申公豹就压力山大了。
他发现姜子牙正在东平城中,都不敢下去见面,憋着一口气,往东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