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见彭十三走过来就站起身,此时便笑道:“老彭这箭术仍是不逊当年!这半袋子箭用完却脸不红气不喘,果然是神力神眼神射!”
直到张越开口说话,一群人方才反应了过来,全都高声喝起彩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上下之分。如今仍去开国不远。靖难也只是过去了十几年。这北征南讨更是常常有,这些贵胄子弟自己虽未必有那万夫不挡之勇。却仍然看重英雄。
朱瞻塙见状使劲拍了拍巴掌,旁边一个早有准备的仆役连忙双手捧着一件锦袍抢上了前。此时此刻,他大步上前,拿起那锦袍一抖,竟是亲自披在了彭十三肩上。
“如此勇士,正当配得起这锦袍!”他脸上露着亲切的神采,大赞了一番之后又叹道,“我早听说过英国公府有八大家将,早年曾经随英国公征战靖难,之后又四讨交趾,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寻常!前些时日我听说衡山王弟大闹英国公府,还打伤了一位彭姓家将,料想就是你了!王弟年少不懂事,我今日便代他赔罪。来啊,取黄金五十两来!”
没料想安阳王朱瞻塙居然翻出了当初旧事,张越一愣之后,心中不禁哂然冷笑。果然,哪怕是面对五十两黄金地重赏,彭十三虽表现得恭敬有加,面上却没有多少喜色。反倒是旁边的贵胄子弟纷纷起哄,更有和朱瞻塙关系较近的直接打听起了当初的事,待听说衡山王被廷杖二十,众人面面相觑之余,这心里头就更打起了鼓。
有了彭十三这神射在前,接下来地射箭大会自然是乏善可陈,纵使其他家将再能百发百中也没了多大看头,毕竟,如此神准的箭法放在军中少说也是一个千户,此等人才岂是寻常武官养得起的?于是,待到散去的时候,好些人都上来和张越套近乎,目光却全都在彭十三身上瞟。
孟繁和孟韬却没有人家那么多鬼心思,两人曾经在某天偷听了父亲和二叔的谈话,心里早就把张越当成了一家人。刚刚看到彭十三大发神威技惊四座。他们全都打心眼里为未来的姐夫感到高兴,这会儿一左一右往张越旁边一站,恰是一副左膀右臂的模样。
这人多嘴杂,告辞的时候朱瞻塙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是笑吟吟地邀张越日后常来。直到宾客全都离场,一群仆役开始打扫演武场,他方才伸手招了两个精壮仆人,沉声吩咐道:“把那彭十三射过地靶子拿过来。本王要好好看看!”
由于先前领了朱瞻塙的眼色,那一场射过的靶子早就被留在了一边,此时听到主子发话,那两个精壮仆人立刻把靶子寻了出来,又兢兢业业地抬上了前,觑了一眼主子的脸色,他们俩便蹑手蹑脚退到了一边,却有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人一溜小跑来到了朱瞻塙身侧。
朱瞻塙仔细细细地端详着那靶子。见箭箭正中红心不说,而且所有箭支都是紧挨着挤在一团,最后一支势大力沉的更是挤在其余四支箭当中,正可以说是神乎其技。他心里极是赞赏,可若是别的人他自然可以设法讨来。但那是英国公张辅的人,他也就只能眼馋而已。况且,如今乃是承平年间,勇士虽有用。但只要不是带兵地,那还不是最有用。
“我让你打听地事情打听到了?”
“启禀小王爷,小的费尽心思,这才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地一个千户那里打听到了一点风声。据说出首告张越的人有了些眉目,那锦衣卫指挥使袁方进宫见了皇上一回,此事就再也没了下文,仿佛是撂开了手。那千户还说,某次去见袁指挥使时。曾经隐隐约约在外头听到一个‘汉’字。”
“汉?”朱瞻塙嘴角一翘,旋即微微冷笑道,“那些锦衣卫还真会胡乱查,这么一丁点事情居然查到了汉王伯身上。不管他们,这北京毕竟是父王经营多年,纵使锦衣卫也不比咱们消息灵通。父王忙着奉承皇爷爷,大哥又身体不好,其他的事情我就替他们分忧了。你吩咐下去。不论是谁。皇爷爷北巡驻北京期间,不许胡作妄为。否则我扒了他们的皮!”
那青衫中年人慌忙应承,随即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刚刚小的上这边来地时候,刘大娘还问小的府中可有需要活计的空缺,说是她那个亲戚如今穷困潦倒,想谋一个差事做做。小的心想王府都是签了死契的奴婢,这事情不好做主,所以想请小王爷示下。”
提起乳母刘氏地那个亲戚,朱瞻塙顿时联想到先头张越和孟敏两人的举动,不禁笑了起来。瞧孟敏那模样,仿佛和张越深有默契,他们两家那婚事说不定有七八分准。
定了定神,他便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既是刘妈妈的亲戚,你随便挑个轻松的活计给她就是,不必拘泥死契活契。对了,回头你让人去看看王妃那儿四姑娘走了没走,若是没走请她多留片刻,我还有话要问她。”
他自然不在意乳母地穷亲戚,只觉得张越不是滥好心,两边应该是认得的。既然认得,那总能从中打听到一些消息,指不定将来有用。争与不争那是父王身边那些人决定的事,按理和他没什么相干,而且他和衡山王朱瞻圻不同。
他上头确实有世子,但世子乃是他的嫡亲大哥,身子又不好,指不定这赵王爵位日后就是他继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说太保守了些,但像朱瞻圻那样鲁莽急进就没意思了。但有些事情,细细追究下去仿佛有那么一点意思——锦衣卫亦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亦难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