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值钱的物品都在家里,余温和杨帆坐在马路上着急,远处的火光映在脸上,本就是三伏天,看着眼前的火更加燥热。
记者坐着车匆匆赶到,有人看到记者前来,径直走上前去,报告最新的近况,一点也不慌忙,然后记者对着被喊醒慌忙逃窜的人群里拍了张照片。
报纸刊登出来,说所有居民在消防的帮助下安全逃离现场。余温和杨帆看着被烧的房子,一步步走进眼前的灰烬,被烧的房子早就没有人住了。烟爷的酒吧也被烧了点,余温看到烟爷正在酒吧里收拾东西,和杨帆走过去帮忙。
“烟爷,您没事吧。”余温顺手接过烟爷手中的箱子,问到。
“没事,有什么事,这里要拆了,你们住哪里啊。”
“啊,要拆了,原来不是说不拆吗?”
“不拆是骗傻子的,你还真信啊。”烟爷哼了一声说道。
余温没有说话,烟爷寄过一个信封,里面的钱是他是他刚刚塞进去的,说:“拿着,这小半年的房租不要了,找个地方先住着。”
杨帆看着手中的信封,坐在院子里听余温讲话,原来,这不是他们的家,这里不是杨帆爸爸的屋子,多年前,杨顺就赌博把房子输进去了,拿着房本找烟爷借钱,把房子兑给了烟爷,这里绝大多数的房子的产权本都是这样走进了烟爷的手里。
杨叔死前,叫余温给烟爷打电话,在电话里,苦苦哀求烟爷,别收回房子,又看着余温,苦苦相求,说照顾好杨帆。
爷爷在的时候,是爷爷求着烟爷,并按时交着房租,爷爷去世后,是余温,没事经常去烟爷的酒吧打工,按时交着房租,这一切,杨帆都不知道,等他知道的时候,房子也要被拆了。
余温和杨帆收拾着房子,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走,他们的衣服都是混着穿,加起来还不到一个麻袋。
余温和杨帆就扛着一个麻袋离开了,麻袋里,有他们的衣服,有一本杨帆送给余温的《童话大王》。他们扛着麻袋,不知该往哪里走。
那时的他们是在太小了,不谙世事。等到他们长大后,终于明白了那天晚上的大火,明白了那股刺鼻的汽油味,明白了为什么除了他们两个其他人都不慌张,明白了为什么报纸会表扬烟爷那群人对灭火做出的贡献,并对他们的损失表示惋惜。
原来一切都是为拆迁演的戏,所有人都意会到了。什么都不怪,只怪自己太小了。
两个少年,扛着一个麻袋,无处可去。余温坐在天桥上,坐到晚上,他看到桥下有人手脚麻利的和老人擦肩而过,老人的钱轻松的走进男人的钱包,余温想起了那日自己的行为,狠狠的掐着自己的手。
“几点了。”杨帆问。
“不知道。”
“咱们去哪里?”
沉默,除了沉默,好像也没有更好回答。两个人啃着煎饼果子,坐在天桥上,看着桥下的车水马龙,恨不得马上开学,要是开学,就可以住在宿舍了。
街头有发的广告纸,是一家纺织厂招工,管吃管住,工资也不错。他们想都没想就站了起来,扛着麻袋坐着车来到郊区,已经晚上九点了,厂子关门了,余温和杨帆坐在门口,被蚊子咬的透透的。
第二天早上,余温拍了拍睡在身边的杨帆,叫醒他,和他走进工厂,从他们走进工厂的那一刻,他们就不在是十五岁和十七岁的小孩,而是十八岁的成年人,他们的胸牌是别人的名字,这里有的是身份证,就是缺来干活的小孩。
一天十二个小时,隔一个星期上大夜,也就是十八个小时倒班。第一天,余温和杨帆就不撑劲了,毕竟是小孩子,到后半夜的时候,眼皮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掉,站着的腿都软的和泥一样,扶都扶不起来,但又能怎么办呢,只能忍者。
好在厂子大部分工作机器就能完成,自己干的就是辅助工作,撑过两天后,他们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毕竟干活的时候还能说说话,不那么无聊。但工厂的饭是真难吃啊,一大锅菜,就那点油,一丝丝的肉,除非运气爆棚,否则根本见不到肉,但杨帆就常常是那个运气爆棚的人,他的菜里经常有肉。
晚上,余温和杨帆值班的时候,实在热的难受,就把背心脱了搭在机子上,看着机器上的滚轴来来回滚动,杨帆毕竟是小,站着站着,眼皮就耷拉下来,余温说:“你睡觉去吧,我先看着,等会喊你。”
正是最热的时候,余温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背后的汗哗哗的往下淌,他没有叫醒杨帆,直到天亮查班的时候,工头看着躺在仓房麻袋后面呼呼睡觉的杨帆,大发雷霆,骂着这是招来一群什么小工。
主管来了,一个坐办公室的女人,难得踩着高跟鞋往仓库走一趟,正好赶上这事,工头停止了辱骂,等着主管发落。
主管看着这个上半身光着,瘦瘦的,白白的男孩,说:“这样的人能来仓库干什么,去看大门吧,穿的利利索索的还是个门面。”
杨帆被调走看大门了,是说他因祸得福呢,还是说天生就自带幸运呢。余温还在仓库里干活
', ' ')(',一星期一轮班,但不管是白天干活还是黑夜,总是要流一堆汗,有时,余温结束完工作,去厕所的时候,解开腰带的那一刻,总是感觉腰带间积攒着汗水,因为腰带阻挡着流不下去。
杨帆站在门口值班,平时就是坐在门口的小铁皮屋里,等着车来了查个证件,虽说铁皮屋热的和蒸笼一样,风扇纯属是个摆设,但好歹舒坦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