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19章 战争爆发(二)</h1>
1847年英国人兵临城下要以武力手段强行入城,耆英迫不得已准许他们两年后入城,希望两年之后双方的矛盾或许能够得到缓解,入城也就不成问题了(看来这位耆英大人还是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嘛)。但是还没等到两年后兑现承诺,耆英就由于饱受各方面(包括朝廷大员)的攻击,在广东的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于是道光帝就调他入京,升广东巡抚徐广缙为两广总督。
道光帝给继任两广总督徐广缙的上谕中第一句话就是“疆寄重在安民,民心不失则外侮可弭”,当徐广缙写信给林则徐请教“御夷”之法时,林则徐的回答也是“民心可用”。时任广东巡抚叶名琛更是激烈的“剿夷派”,对待洋人的态度比徐广缙的态度更强硬。
1849年耆英答应的两年期限到了,英国人根据条约要求入城,但是遭到广州人民的一致强烈反对,道光帝的态度是“只准暂入,不准常住”。徐广缙经过再三斟酌,最后还是决定顺应民意采取抵制态度,组织民众进行抵抗,而叶名琛则自始至终都是坚决的抵抗派,一直都坚决反对英国人入城。
广东官绅、民众团结一致,最终取得反对英国人入城的胜利。当徐广缙把这个喜讯上奏给道光帝后,道光帝非常高兴,他说忍辱负重近十年,如今外交上取得胜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了奖励徐、叶二人的功绩,道光帝封徐广缙为子爵,世袭双眼花翎;封叶名琛为男爵,世袭花翎;同时还特降旨表彰广州百姓的英勇行为。
拒绝英国外交人员进入广州城这是叶名琛借此深得帝心并且藉此得封男爵的政治资本,就算郭嵩焘也不敢直接提及此事,但凡稍微有些涉及英人入城之事,都被叶名琛悄然转开话题,郭嵩焘苦笑地回答巴夏礼抛出的问题:“巴夏礼先生,这个问题,目前还是不行,”看到巴夏礼听见通译的传话,马上变了脸色,郭嵩焘连忙继续解释,“不过总督大人愿意在换约的基础上商谈这个问题,一定会给贵国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换约?不不不,郭大人,我们现在已经不需要换约了,鉴于你们总督对于我们英国人的不屑和傲慢态度,作为英国政府在广州的全权代表,我将不会再和你们中国广州地方政府接触,”边上一个褐色头发穿着马甲和灯笼袖的年轻英国人过来在巴夏礼的耳边急急地说了几声,那个中国的通译听到了只言片语,立刻变了颜色,豆大的汗珠在脸上滚了下来,巴夏礼听完了那个人的禀告,右边的眉毛微微一挑,满脸络腮胡得意地舞动了起来,巴夏礼双眼看天,用手一指那个紧张的通译,又用英语说了一长段的话,示意那个通译翻译给不知所以的郭嵩焘听,那个通译听到巴夏礼的话语,如丧考妣,过了片刻才颤抖地发青的嘴唇哆哆嗦嗦对着郭嵩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