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四百七十章 火爆书评,武侠巅峰(下)</h1>
据坊间传,当初《天龙八部》连载写死阿朱的时候,作者曾接到过读者威胁信,尽管那时候的网络尚不发达,但读者的反弹也非常激烈,当然,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对柳敬亭来说,同样见怪不怪,福尔摩斯那次闹得更大,大使馆都被围了。
也是因为如此,大家对柳敬亭“虐主”的后爸气质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即便心中悲愤,也就是在网络上攻击吐槽一下柳敬亭宣泄情绪,倒也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群体思维向来不以理智见长,大多数时候是情绪波动,需要的是一个突破口。
大家读《天龙八部》,从段誉代入到乔峰,为他和阿朱真挚的感情感到欣慰,畅想他们二人大事了却后,隐居草原,牧马放羊,只羡鸳鸯不羡仙。
然而最后阿朱却惨死乔峰之手,造成“塞上牛羊空许约”的悲剧。
读者不愿意接受这种逻辑,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感情表达,什么文艺理论分析都不管用,“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把阿朱写活过来”,大家只想把这种不满发泄出来,哪怕知道这个桥段可能代表着某种深刻的意义。
当然,消除某种情绪除了有“悲剧扭转”这种方式,还有另外一种消极方式“出现更大的麻烦”。
用科学来解释的话,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换。
用事实来说明的话,仿佛此时读者们正在为阿朱抱不平。各种埋怨震怒,然后突然有人跳出来说乔峰最后也壮烈牺牲了。
大家突然发现,阿朱之死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但是。乔峰也……这算什么?
北大黎欢南博士说这本书可谓奇峰突转,高.潮是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所以他的意思其实是在说阿朱和乔峰吗?
到这里,读者也算出离愤怒了。
“艹!除了这个字,想不到其他词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了。”
“神经病吧!”
“弃书!!!!弃书!!!”
“古庸生你过来,我保证不会对你怎么样,相、信、我!”
“我受不了古庸生这个大虐待狂了。可是为什么每次还是控制不住去买他的书,我其实是个受虐狂吗?!”
在这种**型狂欢中,越来越多的读者完成了整部小说的阅读。心里感受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悲剧原本也是文艺的一种表达方式嘛。”
开始有人发出这种感叹,这就是所谓的“完本效应”。
一本小说,在连载的时候出现虐主情节,肯定会引起读者强烈的不满。乃至中途弃文。但是,倘若该文已经完本,是一种完整的形式,那么结果会有不同,至少读者接受起来难度会偏低一些,因为大家在接触一部完本的小说后,会先入为主地把这本书当做一个整体,其中出现的悲剧属于这个整体。喜剧也属于这个整体。
就好像任何事情都或多或少有缺憾一样。
所以,《匠录》编辑聊天时。对《天龙八部》完本上市的形式表示庆幸,如果采取杂志连载的方式,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
和所有火爆一时的文艺作品一样,第一波关于剧情和内容的讨论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情绪沉淀后对文本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