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彤点头称是:“我家大爷名孟贤,乃孟家之庶长子,比我七爷年长十四岁,如今在京中述职。”
何当归亲切攀谈道:“孟瑄十六,瑛公子十七,均是嫡出,可保定伯他老人家今年贵庚都五十四岁了吧?长子三十岁,倒是合乎常理,可为什么嫡子都如此年少呢?莫非孟瑄的母亲是一位年轻的夫人?”
她有这样的疑问,也是人之常情,做出这般猜想的人大有人在,而何当归又是铁定要做公子侧妻的了,听说三公子都让管家去造拜帖和准备彩礼了。既然她已算是孟家人,那跟她讲讲也无妨,省得日后到了孟家里再乱问,冲撞了忌讳,可就麻烦了。心中做出这样一番考量,熠彤才开口答道:“是这样,老爷原有个原配夫人赫赫氏,比老爷还年长五岁,一直无所出,长子和次子都是通房丫头诞下的,因此老爷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嫡子。”
“那孟瑄的母亲苏夫人是……”继室?还是小妾扶正的?那个赫赫氏呢?
熠彤考量着,将能讲给何当归听的部分说出来:“我家老爷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于战场上受了重伤,丢失了全部记忆,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跟所有部下失散,一路流落到江北,沿街乞讨,浑浑噩噩。而江北苏家的嫡女,也就是我家现在的这位夫人,芳龄廿二,有‘江北双姝’之称,求亲者络绎不绝。她瞧不上任何一个上门求亲的公子,却相中了当时只是乞丐的我家老爷,也不知他实际上是保定伯。中间的曲折,一时不能详述,总之后来,孟家的夫人,就换成了现在的苏夫人,也就是我家公子的亲娘。”
何当归疑惑:“那位赫赫夫人去世了吗?”
熠彤张张嘴想说什么,熠迢已找到了何当归要的银针和药箱,急急火火地奔进来。于是何当归接了东西,走到耳房,挥下一把珠帘,开始为萧素心施针疗伤,并用上了秘藏的云岐针法,驱散她连日辛劳所致的风邪入侵之症。
此时黄昏侵夜,室内早又掌灯,熠迢张罗着伺候孟瑄吃戌时份例的那一碗药,孟瑄见喂他吃药的不是心里惦记的那个,登时老大不乐意,别扭半日才吃完。他以为闹出点子动静,何当归就会过来察看了,可一整碗药吃完,这个企图也未能如愿以偿,直累得熠迢满头大汗。喂好药又叫人抬了三座长长的玻璃屏风,将贵妃榻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此前,萧姑娘可是三令五申地交代了,公子是一点儿风都不能吹的。何小姐也太胡来,太不把公子当回事儿了。
熠迢这样在心里评判着,单从两名女子的态度间就能看出,谁对公子是真的上心,谁是大大咧咧吊儿郎当凶横霸道鸠占鹊巢。可惜平日眼光独到的公子,这次却瞧错了人,将情意也错付了。身为他的贴身仆役,等他这次好起来之后,非得找个合适的时候点醒他一下不可。
北侧的耳房中,何当归为萧素心施针完毕,叫人唤了熠迢进来,提笔写下几味药的方子,递给熠迢说:“叫厨房炖一锅老鸭汤,里面别放姜,多多搁一些熟地玉竹,配着一块儿煮,一锅水浓浓的煮成一碗,端来给她喝。再有,这张方子上的八味药,不必煎成药汤端给她,依着她的脾气,大约是不会吃的。你让药庐将方子上的药材碾作细细的粉末,做成馒头窝窝一类的面食,并在里面加上适量的咸盐,日日端给她吃,只要她一用膳,就让个丫鬟在一旁候着,劝她多吃一些‘杂面馍馍’。”
熠迢默不作声地听完,然后又有了微词质疑:“萧姑娘现在明显是风寒加上外伤,不该弄太油腻的吃食给她吧?老鸭汤太油了,鸭肉是寒性的东西,冬日里我们这儿都不吃的,就算真端上桌子,做的也是姜鸭,岂有不放姜去寒的道理?而且萧姑娘她说了不看大夫不吃药,熠迢的胆子小,实在不敢把药乱拿给她吃。”
“不敢把药乱拿给她吃”,这其实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他不敢把何当归开的药,拿去配给萧姑娘吃。这药方儿他虽然看不懂,可食材的寒凉温热,适合给什么样的人吃,他却能分得出,从来没听说过,给风寒病人吃寒性的鸭子的道理。再加上打从头里,他就觉得何当归行事不如萧姑娘稳妥,有点儿做事不着调的感觉,因此对着这个即将成为他主子可目前论起来还不是主子的少女,他就忍不住将心里一直憋着的那点不顺眼,全转化成对她的不满,几句话跟她顶起来。
而被委托了找何当归要蜂毒解法的熠彤,也一直没有离开,就在耳房外面候着,等姑奶奶何当归大发慈悲的时候,给人家昕园的中毒者指条活路。据昕园管事说,依稀听哪个下人说,何当归是知道蜂毒解法的,可是她之前说得太快,听的那几个人又都是大老粗,就没传好话,这才摸门找到清园来。人家都开了口,至少也得给讨句回话吧?
何当归不紧不慢的拖延着,熠彤也只好在外面干等着,此刻听见熠迢出言“顶撞”了何当归,他连忙低声斥道:“嘿!怎么跟奶奶说话呢?你忘了上一次的教训了,你失手将奶奶赠给爷的信物,一条羊毛护腰给烧了个洞,当时把爷气成什么样子!”
熠彤口上这样说着,心里面倒巴不得何当归这一次下不来台,在下人面前吃点儿排头,谁让她总是这么不着调呢!而且前前后后,她害公子吃了多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