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抄手皮薄,小小的一个舀起来正好装满一个勺子,里面还带了些奶白色的高汤。
连汤带抄手一口吃下去,是难以言喻的鲜味。
抄手皮被咬破,里面的肉馅加汤汁爆裂开来,又是一股不一样的冲击。
拒绝起来,肉馅中有一种特殊的口感,鲜香而不油腻。
雅痞厨师不由的发问:“这肉馅不是猪肉吗?这么口感会这么独特?”
其余的评审也一同看向兰渊,眼睛里都是疑问。
兰渊答道:“是猪肉和鱼肉的混合。”
“不可能!”气质女评审立马说道,“猪肉和鱼肉混合,里面的腥味会更加不好去除,但是这抄手里面只有肉的鲜香和一股特别的清香。”
这回兰渊就没有回答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说出来。
***
品尝了叶蓁还有兰渊的菜品之后,接下来几个评审品尝了之后几个参赛者的菜品。
厉明海的浇汁活鱼,厉明山的桂花糖藕,冯路的炙牛肉……
评委们吃到最后,眉头都皱起来了。
他们没有想到,这一排几个人一个一个的吃下来,菜品最为突出的居然是叶蓁的魔幻麻婆豆腐和兰渊的龙抄手。
至于其他的几个人,菜品的味道也就在伯仲之间吧!
又喝了一口清茶,评审们来到最后一个参赛者,他们最为期待的袁诚面前。
这么一个一个的试吃下来,作为最后一个呈现菜品的袁诚实际上是有点吃亏的,毕竟等到轮到他的时候,很可能他的菜品都有点发凉了。
但是袁诚面上压根看不出来有丝毫的忧虑。
掀开盖子,袁诚的面前是六碗汤,橙黄色的鱼汤。
似乎已经冷掉了的样子,上面看不出来任何的热气。
“这……”
几个评审看着眼前丝毫没有热气的鱼汤,有些犹豫。
袁诚却好像根本没有发现评审的不对,而是介绍道:“这是我去马赛游玩,根据当地做鱼汤的方法,再加上我国内所学的做鱼汤的方法,结合形成的袁氏特制马赛鱼汤!”
因为前面的几个人都已经展示过菜品了,叶蓁他们都围到了一旁。
叶蓁也看到了袁诚展示的鱼汤,就是奶白色的一碗,表面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
听说是马赛鱼汤,叶蓁倒是一愣。
马赛鱼汤在全世界都是有一定名气的。据说,这种鱼汤的历史已超过2500年。
马赛鱼汤的重点就在各色各样精彩的鱼种,提起鱼种,故事又长了。到底鱼汤中应该或不应该放入那些鱼,你永远得不到一致的答案。一般里面加的是石鱼、鲉鱼、鲂鱼、鲻鱼、鳗鱼、鮟鱇等马赛常见的鱼类。
刚开始的马赛鱼汤,里面是不加贝类的,后来这种鱼汤闻名世界,慢慢的也有了一些改变,有的地方就会加入贝类增加鲜味。
正宗的马赛鱼汤,食用时汤与鱼肉是分开盛放的,在碗里摆上一片面包,直接将汤汁舀入,如果能再搭配些许的大蒜辣椒酱就更完美了。
而袁诚的面前,显然只有一碗孤零零的鱼汤,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特别。
袁诚看着几个评审都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鱼汤,也不着急,反而静静地等着第一个喝的人。
鱼汤用橄榄油炒香洋葱、西红柿、大蒜、茴香,加入百里香、意大利香菜及月桂叶,并以干橙皮调味,最后放入番红花增加色泽,然后再加入白肉鱼类、贝壳类食材,并辅以大蒜、藏红花、韭葱、茴香、欧芹等富有浓重地中海风情的香料。
这一碗汤,没有热气没有香气。
黄石首先开口了:“阿诚,为什么会选择做马赛鱼汤呢?”
黄石和袁昆是好朋友,对于袁诚是从小看到大的,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袁诚要做这一道马赛鱼汤。
毕竟,这道享誉国际的菜肴,在华国是属于褒贬不一的。
当然著名的学者余先生在喝过正宗的马赛鱼汤之后还就自己的体验专门写了一篇《马赛鱼汤》。
余先生在文中对马赛鱼汤可谓没有什么好脸色,开篇即下了“马赛鱼汤徒有虚名”的论断,并最终将其归结于“由于主流美食过于讲究,过于精致,过于排场,又过于普及,产生了对民间土俗饮食的逆反式张扬。”
袁诚知道黄石想问什么,他笑着说道:“黄叔,相信我,喝一口你就知道了。”
为什么会有一部分人表示马赛鱼汤徒有虚名呢?主要归结也就是三个字——吃不惯。
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错综复杂,而个人的口味又受到生长环境、经历的影响,自然众口难调,所谓“适口者珍”说的就是这个理。
马赛鱼汤之所以享誉国际,其滋味一定也是不错的。但是马赛人做鱼汤,和华国人做鱼汤是不同的。
他们做汤,不会特意去去除鱼腥味,因为他们认为这也是鱼味道里的一部分。
而华国人,无论是做鱼、做猪肉、做牛肉……做什么肉都会把去腥作为一个重点,因为他们认为腥味会影响他们吃的时候对美食的体验。
作为看着袁诚从小到大的叔叔,黄石先把鱼汤端了起来。
一端起来,黄石愣住了。
他在汤面上看不到任何的热气,以为已经凉了。而凉了的鱼汤,腥气会更重。
但是当他把汤端起来,却发现手里的汤是热的。
怀着疑惑,黄石喝了一小口,这一小口,差点就把他的舌头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