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窗帷后面,看着王生愁眉苦脸的走了,王琪心中还是有些感动。自从父母走后,东苑里的仆役基本上都倒向了王隆,根本不把他这个正经主子放在眼里。这个家里还愿意为他着想的,恐怕也只有王生一人了。至于那个祖母,有,还不如没有。
想到王李氏,王琪又是一阵冷笑。他父亲虽然是生意人,但脾气相对还算耿直,不似二叔王烽那般油嘴滑舌,所以不得王李氏的喜欢。王李氏本就偏疼两个小儿子,后来有了孙子,便顺理成章的把这份偏爱带到下一代身上。
王琪和王隆虽是堂兄弟,岁数却相差不多。从王琪记事时开始,王李氏就十分偏疼王隆,就算王隆犯了错也想方设法的护着,拼命给他找理由打掩护,一点亏都不舍的让他吃。
小时候,父亲和二叔都跟着祖父在外奔波做生意,母亲和二婶朱氏有时候会跟着他们照顾,他和王隆基本上是跟着王李氏长大的。有什么稀罕的东西,都要紧着王隆先选。王李氏的理由也很冠冕堂皇,哥哥就应该让着弟弟。
小时候都不懂事,谁还能不起个争执。如果两人打架,若是他把王隆打哭,就是混账,一点都不懂的让着弟弟,长大了肯定没出息。若是王隆把他打哭,就是弟弟不是故意的,当哥哥的怎么那么小心眼,这点疼都受不住,长大了一定没出息。
正是因为长期屈服于祖母的淫威之下,他才养成了这种唯唯诺诺,不敢争,不敢抢的性格。
若只是这也就算了,王琪还清楚的记得八岁那年,王李氏非说他偷吃了留给三叔的糕点,追着他打了半个时辰,后来知道那糕点是王隆偷吃的,老太太却当着他的面连连夸赞王隆聪明,那么小就能从一堆点心里找最贵最好的吃,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看着人家祖孙俩其乐融融的样子,王琪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个外人。
可惜,“有出息”的孙子在学业上一直没什么成就,倒是他的功课还不错,经常得先生的夸奖。老太太便一直怪罪先生不好,对王隆有偏见,没有用心教他。一连换了好几个先生,可惜王隆的学业还是没有进步。
十五岁那年,王琪学业有成,被推荐参加乡试,若是考上便能参加会试,甚至殿试,然后为官,像三叔那般出人头地。王李氏虽然内心不喜,但面上也对他和颜悦色了不少。
可惜好景不长,乡试还没来及参加,朝廷忽然下了一纸文书,凡是商贾之后一律取消考试资格。
这算是掐断了他的仕途和希望。王琪清楚的记得当年王李氏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简直就是把看笑话的心思摆在脸上,一连乐呵了好几天,连稍微的遮掩都没有,后来干脆直接在他面前大放厥词,“你就别想好事!”
从那个时候起,王琪就清楚的知道,王李氏不想他比王隆出息,更不想他比王隆过的好。就像现在,他和王隆都已经十七岁了。他无妻无子,孑然一身,而王隆已经妻妾成群,儿子都快满周岁了。这些,不能说没有王李氏的功劳。
想到往事,王琪冷笑了一声。当年总归是他太与世无争了,只想着好好过日子,能退就退,能忍就忍了,才让一群不入流的人渣贱人们骑到了自己头上。既然上天让他重新回到这个时候,凡是对不起他的人,他都要一一收拾了。贾富贵,就是第一个。
从袖子里掏出一枚小巧的印章,竟是用蜡雕成的,印章底部沾了红色的印泥,依稀能分辨出上面刻着“云林”“六十九”等字样。
王琪随手把印章扔进了旁边的火盆中,看着它化的干干净净,再也找不出一丝的痕迹,这才露出一个算计的笑。
既然老太太那么喜欢护短,让家里的所有人都为王隆让路,处处以他为先,连他手底下的一条狗千方百计的都护着。他倒要看看,若是比王家更有势力的人找上门来,老太太还有没有那个能力把短护到别人家里去,让别家人也为这个宝贝孙子让路。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长辈偏心的事我倒是听了不少,你们见过偏心的长辈吗?
第10章 讨好
没过几天,王家老三王耀独身一人回来探亲了。王琪也不意外,三婶方氏是相府的千金,身份高贵,虽然很中意三叔,但却对王家的商贾身份万分嫌弃。两人成亲那么多年,方氏屈尊来王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王李氏虽然不好相处,但却是个拜高踩低的,对这么个金贵儿媳妇非但不敢怒也不敢言,还上赶着巴结,跟供奉菩萨一样供着,对另外两个儿媳却是百般挑刺。为此,母亲和二婶朱氏颇有怨言,却无可奈何。
王耀回来那天天气正好,王李氏端坐在正堂的上座之上,一手拉着一个儿子,高兴的又是哭又是笑。其他人围在周围陪着,时不时说些吉利话惹老太太开心,一家人自然是一片其乐融融。
这一室的热闹当然和王琪没什么关系,象征性的和一行人打了个照面,王琪便把热闹留给他们,自己溜出去转悠了。
“少爷,三老爷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您不在旁边陪着,会不会不太好。”一同跟出来的王生有些不放心的道。
', ' ')('王琪笑道:“你放心,祖母正忙着和三叔他们叙旧,一时半会不会想到我的。他们估计会有很多体己话要说,我在那里反而会碍事。我们只要赶在午膳前回去就行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