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有芬抬头看着赵明月:“明月,姐知道你的好意,我也努力试过,拿起书本来,却发现根本看不进去,我是没法考了。这个东西可能就是个命吧,不管怎么样,我信命吧。”
赵明月看着于有芬,她想说:只要你自己想要去改变,就一定能够改变的,你们的命运,我一直都在帮着悄悄改变啊,你为何要自己放弃呢。但于有芬已经说了,她看不进去书,这也就无能为力了。
准备考试的一群人中,有一半左右是初中毕业,高考报名要求不一定是非得有高中毕业证,但是要具有高中毕业同等学力,这个学力证明,就是学校的摸底考试以及地方单位的证明。恢复高考信息一出来,各地的中学都办了补习班,为考生提供补习,还有各种模拟考试。
沈旭跃带着大家去乡中学听课,参加模拟考试,赵明月的模拟成绩非常好,在整个补习班中文科生中是最好的,那些时间真不是白花的。出乎大家的意料,于有清的模拟成绩也非常好,跟沈旭跃都不相上下。于有清是个很沉默寡言的人,他的心志坚定,做事有点一根筋,学习也非常刻苦努力,加上天资聪颖,还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报名的时候于有清还非常担心,担心人家因为他的出身问题不让报,但是报名非常顺利,根本就没有提到出身问题,五毛钱报名费,填一个表格就可以了。
学校有老师给大家补习,但是是晚上,从乡里来回花费的时间太长了,大家去了几天,便决定在家复习,可以互相讨论学习,有不懂的问题就累积起来,到时候一次性去学校问老师。
宽厚的大队主任非常体谅这群备考的年轻人,到了临近考试那段时间,放了大家的假,让大家专心复习,他大手一挥:“好好学习去吧,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
月亮湾报名高考的人连知青在内,一共有十二个,大家为了讨论交流方便,都聚在一起复习,地点就在大队办公室。
已经是冬天了,南方的冬天非常阴冷,复习的时候,冻得人手脚都是冰冷的,有人提议在屋里烧柴烤火。但是烧柴烟大,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哪里还能复习呢。大家便凑了钱,上街去买木炭来烤火。木炭无烟,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一屋子年轻人才终于有了安心学习的环境。
赵明月和沈旭跃两人坐在面对面,学习累了的时候,一抬头,就能看见对方埋头苦读的样子,感受到对方的视线,便抬起头来对视一眼,便立即精神百倍、疲倦全消,这比任何良方都好使。
唯一受煎熬的就是于有清,看见自己喜欢的人和她喜欢的人心有灵犀,当然非常不是滋味,他很想回家自己复习,但是这些人中,他和沈旭跃的理科成绩最好,他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给别人当老师,所以走不开身。他也只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让赵明月对他刮目相看。
高考不考英语,这无疑使得于有清大松了口气,赵明月和哥哥赵明朗都报的是文科,因为物理化学他们都没学过,沈旭跃和于有清则都报的是理科。不论文理,都需要考语文、数学和政治,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都是四科。
每天他们都学习到深夜才回去,夜里十分寒冷,沈旭跃每晚都坚持送赵明月回去,虽然他们一整天都在一起学习,但是几乎没有说闲话的时候,只有这段时间,两人才放松下来,一路聊聊天,权当休息。沈旭跃会说很多他以前的事,赵明月听得津津有味,她对现在的、过去的沈旭跃都怀有无比浓厚的兴趣,了解得越多越好。
有一天晚上,沈旭跃突然问:“明月,你有没有想过去哪里上学?”
赵明月愣了一下:“你呢?”
沈旭跃笑起来:“是不是我去哪里,你就跟着去哪里?”
赵明月不好意思说是。
沈旭跃又说:“我们当然最好是在一起上学。我想去北京,你想呢?”
赵明月说:“都可以,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其实我觉得海城也不错。”
“对,海城离你们家比较近。但是北京曾经是我的家,我好多年没回去了,想回去看看。报考北京好吗?”沈旭跃的语气有一点恳求。
赵明月点头:“好。”
由于时间紧迫,各地都是自主招生,各省自主命题,因此全国考试的时间并不统一,他们省的考试时间是十二月十号开始,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化)四门,共两天时间。
考试题目出乎意料的简单,考完最后一门政治,赵明月一身轻松地走出考场,看见沈旭跃已经在考场外推着车等着自己了,两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赵明朗从后面追出来,大松了口气:“可算是考完了,真是没想到会这么容易。你们也觉得不难吧。”
沈旭跃点头:“是不难,我担心的是,报考的人太多了,到时候录取才是真正的难题。”
赵明月看着沈旭跃,心里不禁怀疑,沈旭跃难道也是重生的,但怎么看都不像啊,如果不是重生的,他未免也太有见识了一些,考虑到的问题非常全面到位。
77年的高考是不难,但是录取比例却是前所未有的高峰,全国报名的多达五百七十万,但是录取的只有二十多万,录取比例是二十九比一,这种录取率,就算是你过了录取线,也未必能够录取得到的。所以赵明月此刻也不敢打包票自己能考上,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多考一些分数,这样才能保证更大的胜算。
于有清从后面出来了,脸色凝重,赵明月担忧地看着他:“有清,怎么啦?”
于有清抹了一把脸:“好像死了一次似的。觉得好困,想回去睡觉。”
赵明朗笑起来:“那就走吧,过两天再来填志愿。”这一年是考完试之后填志愿。
沈旭跃说:“明月,你坐我车后面吧。有清坐你哥的车。”考场就在乡里的中学,因为离得不远,他们都住在家里,每天早晚来回,大冬天的,寒风刺骨,迎着风,确实不太好受,不过对吃够了苦的年轻人来说,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赵明月点点头:“好。”说着跳上了沈旭跃的车后座,沈旭跃稳住自行车,按了一下铃铛,响起叮铃铃清脆的声音,踩动踏板,载着他的幸福回家,他希望,这一次,他们能真正抵达向往的彼岸。
赵明月坐在沈旭跃身后,一手抓着自行车座的座椅,将脸靠在离沈旭跃背部十公分远的地方,让他宽厚的背为自己挡风,还能嗅到他外套上传来的干净清爽的气息,心里冒着欢喜的小泡泡。她不敢搂着沈旭跃的腰,这在这个年代太惊世骇俗了。沈旭跃的心情显然非常好,一路上都在吹口哨,俏皮轻快的口哨感染了一路回家的同村考生,大家都此起彼伏地吹起口哨来。
赵明月一直抿着嘴带着笑意听他的哨音,只觉得心情轻快无比,沈旭跃的口哨从《东方红》突然一换,变成了一首异域情调的曲子,赵明月仔细一听,居然是《红莓花儿开》,她特别喜欢这首歌,听见沈旭跃吹口哨,便忍不住跟着哼了起来,于是独奏变成了二重奏。
这首曲子也特别符合两个人的心境,他们现在虽然已经互明心迹,但是谁也没有开口表白过,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所以这首歌,也算是互相在表白了。
一曲毕,沈旭跃欣喜地转头问:“你也会这首歌?”
赵明月“嗯”了一声。
沈旭跃有些诧异,这首歌已经被禁唱很多年了,与苏联关系破裂的时候,赵明月还只有几岁吧:“你跟谁学的?”
赵明月说:“我偷偷地学的。”
“我特别喜欢这歌。”
“我也很喜欢。”
两个人都不得会心笑了起来,仿佛在不自觉中,两人就有了灵犀,不用刻意去点化,就已经通了。
填志愿之前,沈旭跃来找赵明月商量,他决定填报清华,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赵明月说:“会不会有点冒险?”
沈旭跃说:“不怕,上清华这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从来都没想过还会有填报它的一天,就算是考不上,也算是偿了我的心愿。”
“我是文科,报什么学校比较好?”
沈旭跃问:“你想上北大还是人大?这几个学校都在一块儿。”
赵明月笑起来:“不是我想上就能上啊,关键是我能不能上,还是填一个比较保险的吧。”北大和人大谁不想上啊,关键是上不上得了啊。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