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人以前还共事过,当时张承业是左天策军的监察署丞,李振是右天策军的监察署丞,也算是了解对方。
目送张承业离去后,看着大牢里的王管事及其手下和家人,李振终于露出了獠牙,“拿出你们的本事,撬开他们的嘴!”
“是!”
周围的锦衣卫整齐地回答,被抓的这些人,心里猛地一颤。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动私刑!”
“啊!”
凄惨的叫声从大牢里响起,那些狱卒听到这声音,也都吓的不轻。
。。。。。。
胆子大点还凑过去看了看,不过看到后差点忍不住吐了,跟里面的那些手段相比,他们平时对待犯人的手段简直是给犯人挠痒痒。
王管事的被抓,可把不少人吓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可都懂。
只是之前做的比较隐蔽,所以没人察觉,但只要有人落网,就有可能把整个内幕吐出来。他们毕竟不是严密的组织,经不起查的。
“王县令,这王管事可就被关在县衙的大牢里,难道你就没有一点表示?要知道王显仁(即王管事)可不是什么嘴严的人,要是经不住逼供,我们大家都得完蛋。”
解县,李府。
李府的主人叫李德春,严格来说,其出自赵郡李氏,只不过是旁系的旁系,而且在两百年前就脱离了赵郡李氏。
李德春现在是河中盐池两个榷盐副使之一,解县李氏是本地大族,在这里定居了差不多两百年,根深蒂固,而且家里的产业跟盐池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在王重荣担任节度使期间,李德春就在河中盐池任职,而且做着贩盐的生意,准确来说是私盐。
在朝廷强大的时候,对于私盐自然是严厉打击,但随着黄巢之乱后,朝廷对于地方已经失去了控制,加上黄巢本身就是私盐贩子,所以私盐愈加猖獗。
即便是王重荣时期,也无法做到严格把控河中盐池的产量。
所以河中盐池出现私盐并不是最近两年开始的,而是一直存在。
李德春家里的生意主要就是贩卖私盐。
可是朝廷占领河中之后,就重新派驻了官员管理盐池。对于河中、关内、山南西道等地的私盐打击很严厉,除了朝廷的盐运司外,就只有两大皇商可以贩盐。
当然食盐的生产并不都是朝廷负责,百姓也有盐池,只是规模小,朝廷的官方盐池规模大。百姓自己的盐池生产出来,是不允许贩卖给其他人的,必须由官府统一收购,然后再由官府卖给两大皇商和各地盐运司。
这对其他盐商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虽然反抗过,但很快就被无情地镇压。
不过私盐的利润太大,所以依然有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
只不过在朝廷实际控制的地区贩卖太过危险,所以很多人就把地方瞄准了周围朝廷不能实际控制的地区。
由于民间的盐池产的盐卖给官府,是要收税的,虽然不高,只有百分之几而已,但是产量越大的民间盐池,交的税越多。
这样就导致,有些民间盐池的所有者尽量少出售给官府,而是自行卖给商人,这样就少交了税,而且价格上也能高出不少。
而私盐贩子也不需要向官府缴税,还能以低于官府的价格买到私盐。
用句后世的话说,此时的榷盐使代表的管理盐业的官府,其实就是一个中间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