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二百四十九章、恶毒的小姑子</h1>
过完年,工厂开工就忙起来,学生们用的书包,女士们背的坤包,男士扎的皮带,这些小厂都在做,因此质量不错,款式好价格不高,很快就占领了黄河以北大部分市场。
一转眼到了九月一号,孩子们虽然不到年龄,郑慧雅还是把他们送去了随大姐所在的学校。
随着大孩子陆续上学,小的他们不愿意一起玩,在这部队家属区里已经呆的无急六受(音。方言闲的难受的意思)。
他们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背着小书包上学,很是羡慕,主动跟妈妈提出去上学。
他们已经马上六周岁了,郑慧雅记得前世宁宁就是六岁上的学,因此他们一提,就很痛快的答应了。
宁宁挑了个天蓝色的皮革小包,这也是郑慧雅工厂出品的,自打开春,她就把目光放到了中低档消费的书包上,一时间,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皮革书包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男孩子不要这个,他们挑了军绿色的挎包,还拍着胸脯说他们是解放军,当然要背这样的包。
孩子们上学了,跟着团里出的车,每天和其他孩子们一起去一起回,她倒是省心了不少,每天都在工厂做设计。
许多退伍的士兵都是很有能力的,之前没有机会,没有人点拔,在她的带动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发现了好几个管理和销售上的人才。
她将厂房扩大,工人扩招,分出两个部门。一个专门做高端产品,一个做普通老百姓的市场。下面又细化成各车间。有做包的,有做皮带的;材料也从之前的皮到皮革、帆布等等。
而高端产品她并没着急,除了设计是一方面,没有好的原材料和设计师也是一方面。
所以高规产品这一块,她现在只做皮带和女包。她的女包设计在国内估计顶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但男包她不敢轻易下手,只是带着做少量。只能等以后慢慢打开市场,扩大知名度,吸引来好设计师再进一步生产。
她带人专门去了趟深圳,除了皮革布料外,又进了一批结实又耐用的帆布,专做便宜的双肩包和学生用的书包。
她在深圳买的房子,位置很好,她干脆多留了几天,让业务员先回来,她自己则跟当初托付的那人商量着,把房子推掉,建楼。
她也不建高的,地方不够大,就建一栋三层小楼。
她走之前就想到了这点,现在这里发展很好,可再好也不如几年后的飞速发展,所以她带了钱来,在这里呆了将一个月,看着房子盖起来才留了钱回来。
她的工厂红红火火,最重要的是,安排了一部分退伍后家里贫困的战士和一部分家里生活困难的军嫂。因此,郑慧雅不知道,她的名字在军队和士兵里面很火。
这一年光深圳她就去了两趟,除了进原材料,考察市场,盖房子外,她还跑上海找到了一个有名的做鞋的老师傅。
老师傅是上海人,刚办了退休,她磨了好几天,老人也不肯离开家去外面。
最后还是他儿子有些动心,他儿子在街道办的小厂,听说她那厂子是新建的,想要成立一个专门做鞋的车间,就动了心,跟她谈妥了条件就来了。
有了技术指导,又有人有钱,车间很快成立了。
对于鞋这个大的市场,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她想做的是长久的,质量好的国内民族品牌,而不是那些一周就开胶的星期鞋。
“李师傅,咱们的鞋质量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穿着舒服。”有些鞋无论从质量到做工到皮质都没话说,可就是上脚以后难爱,不舒服。“这脚一天天的走道干活的都用它,不舒服可不行。”
她当初找到李老师傅,就是打听到他是当地有名的手艺人,做的鞋,穿上舒服不板脚,走路不累人,也不会磨脚。
“你放心,我跟我父亲学了很长时间,这鞋楦肯定没问题。”他还带了两个现成的鞋楦过来,“你看看,这楦,做出的鞋穿着老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