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454章 热点访谈</h1>
潘觉这个人,先知能力自然是没有的,对于社会发展的把握,和当时大多数所谓专家学者一样,也经常会有偏差,放马后炮的本事有,事先精准预测的能力相对差一些。
但是他有两个好处,第一听话,或者说,有自知之明,他清楚的很,虽然现在已经声名鹊起,在社会上动不动就被人‘老师老师’的叫着,即便到了政府里,也是奉为座上宾,可是他今天这一切,固然有他个人奋斗的原因,可最关键的几个人生转折点都是梁一飞给他抬上去的。
说句有些奴性的话,做人不能忘本,梁一飞就是他潘觉的本。
第二个呢,他的笔头子的确过硬,每次梁一飞跟他聊写文章的大原则大方向,他总能很快就拿出一篇妙笔生花的文章来,这点连梁一飞都是佩服的。
有些人,天生适合某个行业,潘觉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和他聊过之后,也就第二天下午,他就把初稿拿出来了,梁一飞看完之后,哈哈一笑,说:“你这笔头子是越来越厉害了,就这篇文章,我的水平,是一个字都改不了。”
潘觉笑笑,道:“省里准备新开个节目,报道社会热点,请我做做一期,要不要利用这个机会,把三株给推上去?”
梁一飞沉吟了片刻,说:“先不要。”
整人是个技术活,讲究顺序,起承转合,哪一步该做什么事,哪一步在前,哪一步在后,每一环要鲜明错落有致,衔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不能提前,也不能滞后。提前了,火候不到就动手,效果不足,不疼不痒;滞后了,热度过去了才下手,杀伤力大减。
“这个节目你还是可以上,但是呢,先不要过份攻击三株,还是就你这篇文章,只谈企业家的道德分裂问题。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三株的例子可以拿来用一用。原则上,让人意识到三株有这个问题的存在,但并不要专门的攻击它,现在火候还不够。”梁一飞说。
想了想,似乎有什么比较关键的点,问:“省里那个节目叫什么名字?”
“南江热点报道。”潘觉说:“年前才开始筹备的一档节目,专门报道社会热点焦点新闻,就是跟央视的热点访谈节目学的嘛。”
“哦!”梁一飞想起来了,难怪觉得哪里很重要呢,点点头,问:“你有没有渠道,能上一期央视的热点访谈?”
热点访谈这个节目杀伤力还是很大的。
93年,在中宣部宣传工作安排中,提出了加强新闻评论,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央视在94年创办了《热点访谈》这个节目,通过调查、追踪和隐性采访报道揭露社会生活多个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电视新闻节目舆论监督功能。
这个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老百姓的欢迎,它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敢于揭露社会丑陋现象和时代弊病,以‘敢说实话、敢见真’闻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到了舆论监督作用,也是90年代老百姓茶余饭后聊天话题的主要来源之一,和必看的节目之一。
要是能在适当的时候上一期热点访谈,去报道保健品乱象,会有足够的力量。
“有一定的难度。”潘觉琢磨了一会说。
“难在哪里?是你现在的身份还不足够?”梁一飞问。
“这倒不是。”潘觉说:“这个节目才办不久,要上的话,需要有足够分量的话题,保健品这一块,在全国很热门,分量是足够了,但是不能仅仅红口白牙,讲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进行大义凌然的声讨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足够冲击力的事实、实证。”
“这些证据我可以给你。”梁一飞说,保健品行业的猫腻,他太清楚不过了,只要他愿意,随时能拿出一大批线索,让记者去查。
“可是,梁总……”潘觉犹豫了一下,说:“可是你也是做保健品的,真上了焦点访谈,事情闹大,国家万一开始整治保健品市场,你这边恐怕也要跟着受到损失。”
梁一飞却是摆摆手,说;“保健品这个东西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做不长,这一点你不用操心,真等到那个时候,我自然有办法。反正现在时间上也不着急,先用你的文章造一些声势出来。真等到你能上热点访谈,少说也是三个月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