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谁承想,这倒成了我种在陈春心底的孽,这些年口口声声说,陈家欠她的,回回大包小提地往婆家划拉!"
被叫来的村里老人,有些听不下去了,插话道:"陈春,你这太冤枉你娘了,那个年头,谁家不是这样过来的,我闺女那会主动提出嫁人,换个活命的机会,你怎么就这么不通透呢?"
"再正常不过的事,不嫁出去,你老早饿死了,有什么可怪的,你该感谢你娘,为你寻摸了个活命的机会,今天才能活生生地站在这!"
"那会子活命最重要,哪里来的那么讲究,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的,你倒是稀罕,反过来倒打一耙,咬你娘一口,真够不知好歹的,那会村里出嫁的不止你一个,我还没见谁埋怨自己娘的!"
村里一向不缺少喜欢家长里短,是非论理的人,其中最不缺李梅的身影,她是村子里年轻一代妇人中奇葩的存在,喜欢八卦,爱聚集聊家常。
但是吧……
她非常有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依据事实有理有据,说的话,总是一针见血,难得是个爱憎分明的脾气。
李梅适时插话,表达自己的看法:"很简单,她不找个站得住脚的借口,怎么能堂而皇之地一次又一次回娘家打秋风啊,掏空娘来填补婆家!"
"摊上这样的闺女,真是够倒霉的,还摊上仨,谁受得了啊?"
李梅继续接话道:"谁说不是呢,都说闺女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像陈春,陈花,陈月这样的,怕不是絮的黑心棉吧。"
"哈哈……"
李梅的话,引得她身边的几人同时发笑,边笑边赞同她的想法。
"你这张巧嘴,总能说到点子上,太对了,我咋没想到呢。"
"不用深想,黑心棉无疑了!"
"她们命好,摊上陈家这么好的娘家,换做我们家,看我不拿大棍子打出去,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年月,谁家过得不是紧巴巴,没有颗粒余粮,哪有余下的,填补她们的无底洞,还一下是三家!"
"看来遭她们迫害,陈家这几年的日子,过得艰难啊。"
每个人的讨论,王桂英全部一个字不落地听进耳朵里,想想过去几年的心酸,眼眶一下红了:"其实,这几年我们家……"
第18章 清算明白(二)
被特意叫过来的村民们,听到王桂英的声音,自觉停下聊天,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表情认真听她接下来的话。
"其实这些年,我们家过得很是艰难,三个闺女,三天两头回来拿东西,锁都挡不住她们。”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丢人就丢人了,她们回来一趟,我们全家就得饿几天,时常找大队长借粮,每年分粮都要先还给大队不老少,分到手的已经剩不下多少了!”
“她们每年分粮后,都是踩点回娘家的,每次拿走几十斤,三人就是上百斤!"
大队长适时出来,为王桂英所说的话,证明:"王婶子说的没错,按理说,陈家有两个壮劳动力,加上王婶子婆媳三人,秋天分粮能分1500斤左右,紧着点吃!”
“再搭配自留地种的菜,春天的野菜、树叶,夏天的蘑菇,山林间能吃的,一年下来,根本用不着向大队借粮!”
“可是……他们这几年,一年要向大队借粮300多斤,几乎顶得上一个壮劳力一年分得的粮食了!"
村民们也不是傻子,听大队长这样讲,借的那300斤粮食,不用想也知道哪去了!
他们嫌弃、鄙夷的目光,纷纷投向埋头不敢看人的陈春,陈花,陈月。
"真敢拿,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赶罗娘家的,她们给娘家拿过什么了吗?"
王桂英简直张口就道:"没有,我真没有享闺女福的命,这么些年了,她们回娘家,从来都是两手空空……"
王桂英感伤的话,还没说完,李梅实在听不下去了,忍不住直接抢话道:"白眼狼,两手空空回娘家,也不害臊得上,爹娘辛苦生养一场,回娘家竟然啥也不拿,良心呢,我真是佩服!"
"陈家欠我们的,凭什么还带东西?"
陈春并没有抬头,不过听了李梅的话,心里觉得委屈,一时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和嘴,想说的话,脱口就出了。
"陈春,你的事,听明白了吧,陈家不欠你的,没有我生你,没有我及时给你找了个婆家你就饿死了!”
“是你欠我,欠陈家一条命,好好给我想想,怎么还,我再和陈花,陈月清算明白后,咱们最后一起算总账!"
没给陈花,陈月缓冲的时间,直接开口:"陈花,陈月,你们俩算前后脚嫁人,每个人的聘礼只收了15元,相亲后,我征求过意见,你们自己同意的!”
“我们陈家出了陪嫁的:一床崭新的被褥,被子六斤棉花,褥子四斤棉花,一对龙凤枕套,一对龙凤手帕,一身大红袄,一双绣花红布鞋,一块头巾,一对搪瓷盆,一对磁缸,出家人又给你们每人塞里两块钱,加起来统共花了十五元,你们每人的聘金。"
说话间,她已经走到陈花、陈月面前,质问道:"我倒想听一听,陈家欠你们什么了?
还是跟着陈春,有样学样,说惯口了,假的说着说着,自己都信以为真了呢?"
陈花,陈月一时间,被王桂英的话,噎得死死的,尤其最后那一句,正如王桂英说的那样,大姐说多了,自己分不清真假啦!</div><div id=linecorrec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