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老师,是我们要感谢您,穷我们这代没关系,反正我们也习惯的,可我们的子孙后代,不想穷了啊……”
霍宁点点头:“是,一定不会再穷了。”
这么多拖拉机进来,四个村的村民带着草帽跟家伙就来干活。
卸砖的,卸水泥的,抬钢筋的,挑河沙的,各司其职,虽然顶着烈日,但没人抱怨一句,就连一些小孩,大点的搬两三块砖,小一点的,一次搬一块。
带来的师傅已经带着人去测绘了。
什么地方做什么用,地基要打多深这些霍宁不懂,但人家师傅懂。
这么多材料的采买,以及人工钱,霍宁估算了下,花掉了小两万了。
虽然宋语给了五万,但后续还要把学校运转起来,哪里都得花钱。
霍宁第一次感觉到了钱要省着花的道理。
学校初步打算建两排屋子。
一排五间,做教室,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虽然他们一时半会儿的,肯定用不到全部,但以后肯定能用到的。
县教育局答应等开学,会给他们安排老师,不过老师的工资,得霍宁出。
霍宁没反对。要了两个名额,先从一二年纪开始。
另一排也是五间,作为老师办公室,宿舍等。
靠近山体那部分,是厨房。
操场到时候就用碎石块跟碎石子填补。
这些东西,山里不缺的。
四个村子的劳动力都来帮忙,地基很快就打好了。
接着就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了。
但村民们也没闲着。砍树的,挖石头的。
造房子是需要树的,还要打桌椅门窗,还有宿舍里的床等等。
木材砍回来,一般会放在水里泡。
这是为了防腐,防虫,还能防开裂,反正好处很多。
然后在拿出来晾干,开始打家具。
等一座小学从无到有,历时两个月。
这算是比较快的了。
瓦匠门撤离了,剩下的是木工活儿了。
木工活儿比较繁杂,村里有些人看到后,就动了心思,让家里十七八岁的儿子去跟着人家学手艺。
这么大再念书也念不好,不如学点手艺,以后也饿不死。
老师傅自然愿意要,因为学徒期间,不用给工资,只要管饭就行。
一般最少都是三年。这三年就等于多了个人给你免费干活。
多了打杂的人,活儿干起来就更利索了。
这会儿已经是六月底了,门窗这些都已经打好了,就剩下一些桌椅板凳了。
她问了下师傅们,说是最慢八月头是肯定能全部完成的。
霍宁点点头,这才七月中,到九月开学,还有一个多学。
她算过了,等嫂子生孩子的时候,她是肯定赶不回去的,所以就想着提前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