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芳不敢。她对余家虽然有成见,对余家虽然有恨,但余家是余望的家,是她儿子的家,也是她的家,她不能这样!
于是石逢春又说,余老爷子手里有一笔钱,一箱子的大黄鱼,以后是要给焚佩的,他根本没把你们几个人当一家,他那个人贼得很精得很,得给他一点颜色瞧瞧才好!
杜玉芳又信了,她心里的愤怒又被勾了起来,悲伤又被燃烧得更加旺盛。
石逢春便说,这不会伤到余家的根基,只是把余老爷子和余老太太抓起来询问一下,余老爷子势力大得很,不会怎么样的。相反,这时候是你可以表现的好机会,展现一下自己的贤惠,你还为余家生了个儿子,只要余家的外孙瘸了或是瞎了哑了,那以后你儿子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了,他们只能靠着你的儿子,所有的都是你儿子的!
杜玉芳心动了。
于是那份“大义灭亲”的信交出去后,余家乱了、散了。
杜玉芳很害怕,不是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吗?不是说不会造成什么的吗?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杜玉芳不明白,但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告诉她,要快逃,要快点逃!
在余家彻底乱起来之前,杜玉芳偷了余老太太的存折,抱了孩子就跑了,她不知道自己要跑到哪里去,也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办,她只是、只是有些害怕。
第124章
路老太太对路振宁的失望是在长年累月里积攒起来的,但父母对子女的爱,有时候是一件很难说得清的东西。恨他的是恨不得他去死,但冷静过后,或是什么时候回忆一闪而过,愤怒平息过后的愧疚的心软又一齐涌了上来。
路振宁不学好,路老太太知道,她对路振宁恨铁不成钢,但有时候也怪自己。她年轻的时候要强,什么都要争一口气,每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和路老爷子怄气,能真正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路振宁已经改不掉了。
所以她怪路振宁不争气,气他不学好,但当时有多怪他多气后,冷静下来对自己就有多恨,对他就有多愧疚。
大儿子那么优秀,如果她当初多花一点时间多给小儿子一点关心的话,小儿子是不是就不再是这副样子了?
再加上大儿子走后,小儿子就成了她的唯一寄托。丈夫不是唯一的,儿媳妇有比她更重要的家人,身边还有那么多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她只能去把自己的信念挂到路振宁身上了。
路远之也知道,奶奶疼他,愿意把命都换给他,但路振宁却是可以让她舍弃一切的人。
所以路远之不会让老太太为难。
他之所以准备把路振宁送进国外的监狱,为的就是斩断路老太太做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