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略小一点的车间,前后各有一道门,进门处有三十多名工人,正坐在各自的操作台前忙碌地干着活。
首先看到的,是围坐在一个长条案桌前的十几名工人,看到林啸他们进来,只是抬头笑了笑,手里仍不停歇地忙活着。
林啸走近观察,发现他们正小心地把制成糊状的雷汞涂进一个个小铜帽内,再用一个三爪形的薄铜片压住,最后再涂上一层薄薄的虫胶便算完成了,这是在生产底火呢。
第二个案桌前,十几名工人正在从一堆回收的子弹壳中捡选,把变形严重不再适合复装的弹壳一个个挑出来,扔进一个收集箱内;第三个案桌前,另有十多人正熟练地把火帽压进一个个合格的子弹壳尾部,然后再涂上密封胶。
“这是纯手工啊?”林啸讶然道。
“对,这也是没办法,因陋就简呗,不过这几道工序对子弹的弹道精度影响不大,纯手工没啥……其它的工序就必须要用到机器了。”
说话间,不时有工人来到这里,把装好火帽的弹壳装入一个方形箱子内,再搬入靠里面的几台机器旁,不消说那几台机器,便是往弹壳内灌装称量好的发火药,以及在弹壳口内表面涂漆,等待安装弹头的最后一道工序了。
“弹头呢?是披铜铅弹吗?生产还顺利吧?”林啸很清楚复装子弹最重要的是弹头的生产。
曹嘉文指指前面,带着他们转过这几个条案,来到一台小型冲床前,在有节奏的机器声中,一个个三爪形火台便冲压而成,另一台冲床,则正生产着铜帽。
绕过这两台冲床,就来到了车间深处,这里是并排放着的数台冒着蒸汽的机器,机器前又有十多名工人,正紧张地操作着,旁边除了工作台外,还有几个小水池。
林啸看不太懂具体的工序,拿起一个子弹头细细观摩后,转身问道:
“这是,直接把熔化的液态铅往弹头壳里灌吗?弹头壳是铜皮的吧?怎么生产的?”
“对,你现在看到的这是后半段工序了,就是简单的熔铅、冷却、打磨,其实之前铜制弹头壳的生产工艺才更复杂,需要经过下料冲盂、外观捡选、退火、酸洗、冲尖、扩口等好几道工序,这里面铜带的引伸加工最难掌握,必须用机器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率。”
曹嘉文指指角落处的另几台机器说道,那里又是一组工人,正在以流水线的形式忙碌着。
“原来一颗小小的子弹工序这么复杂?”林啸感叹道,要是没有黑科技,这定装弹是根本造不出的吧。
“那可不,这还算简单的,弹壳都是现成的,要不然,弹壳的生产更复杂,就凭现在的工业水平,即使勉强做出来,成品合格率也低到可怕……那边就不去看了吧?那是最后一道工序了——弹头和弹壳的装配和紧口。”
曹嘉文指指车间另一个角落处一台手摇式装配机说道。
“就那台机器?手摇式的?”
“对,这是手动压弹机,结构很简单也很巧妙,保证装配质量可全靠它了。”
“这一个车间,就是复装弹的所有工序了吧?大概日产量能达到多少?”
终于走到车间对面的另一个门口了,林啸轻轻呼了口气,问道。
“对,过了筛选关,就差最后装箱一道工序了,板条箱早已下单了,木器加工厂那边的生产任务也很重,工人们都在先生产枪托,还没来得及交货,按现有的规模,每天能复装八千到一万发吧……主要是成品合格率还不太稳定。”
“是吗,这么多?”林啸眼睛一亮,欣喜地道,每天一万发,那一年就可以复装三百万发左右了,暂时够用了。
--
第189章复装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