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算命先生说作者死于五十三岁,写书时,作者已经六十九岁。
自此,看完第一章‘立命之学’,景欣停了下来,缓缓呼出一口气。
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作者本人,如何与自己的命数斗争,并最终获胜的故事。
景欣发现,这本书竟出乎意料的好看,情节曲折,短小精悍。
加的第二杯茶,水此刻还是滚烫的,景欣轻抿一口。
继续往后翻看,发现只是一些零散的小故事,有些地方景欣看懂了,有些地方没看懂。
有几处的文字,让景欣若有所思。
迅速浏览完这本书,景欣将书合上,心中微微激荡,闭目整理。
《了凡四训》这本书不仅讲了命运的变与不变的问题,里面还有很多对于行善的定义,都是相当令人耳目一新。
以前景欣总以为,行善便是布施钱财,做慈善。
可看了这本书,景欣才明白,所谓的行善,讲的是一个发心。
书里面有一则小故事,讲一女来到寺庙,想要布施却没有钱财,身上只有两文,便给了寺庙,谁曾想寺庙的主持,竟亲自来给她主持忏悔;后来,这个女人进入皇宫,成为贵妃,再次来到寺庙,豪掷千金,结果主持只派一个徒弟就给她打发了。
这女人很不解,就问主持为什么。
主持回曰“之前的钱很少,心很真诚,除非我来亲自主持,否则不足报这份发心;而今天钱虽然很多,可施心不若之前诚恳,所以我让人代为主持,足够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话,令景欣感觉颇有深意。
“又为善而心不着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着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
看懂的和看不懂的都很多,但是一杯茶还未喝到一半,这本书便已看完。
一般人看了这样的书,最多只觉这是一本导人向善的说教书。
因为之前天道课堂中的特殊经历,景欣却从书中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
景欣还记得,幻境中的那位老师说过,‘我’是一个由外界信息堆砌起来的假人。
天道课堂中的老头也说,当时正在听课的所有人,都还是一个虚假不真的生命。
这,与《了凡四训》的作者体悟相契合。
如果人没有超脱自己后天的定义与习性,不去修缮这颗顽劣的心,那么命运对他而言,就会是一个不变定数。
如同被算命先生从小算死作者前半生,一生该得多少或者该失多少,乃至于什么时候死,都是一个定数,既定的命运。
连他们所自以为的奋斗,同样也只是行驶在命运的轨道上,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真正的控制自己。
倘若一个人,开始修缮自心,改正自心上的种种缺陷。
表现到命运上,便是脱轨。
因为,自我与外界赋予的定义,第一次出现了不一致。
旧有的命运,就无法继续拘束崭新的人。
通过改变自我,便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人生命运,可以得到原本得不到的东西,命数拘不住这个人。
这便叫做,逆天改命。
甚至结合到行善上,为什么说行善不要去收获名声,最好别让别人知道你做了什么好事,甚至做完之后,最好要忘掉自己所做的。
《了凡四训》中说,这个叫做积阴德。
可景欣认为,所谓的阴德应该是一种抽象的说法。
事实上,这样行善能够改命的原因,是因为行善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了‘舍我’。
只有不求回报,不求结果,甚至连自己都不去记住的利他举动,才会是一种反直觉的行为。
大脑总是会对未来做预期,做了一件好事,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总会暗自惦记着,自己别人有恩,或许自己能在今后得到什么好处。
这样的思考模式,依然停留于思维惯性层面。
可通过反复进行这种反直觉的利他行为,就不一样了。
它能帮助行善者超脱他脑海中,外界对自我的‘定义’,有助于对自心的修缮。
景欣脑子里想了很多,不过,此刻都还只是一个猜测,还在等着他去验证。
正当景欣因为这本书,而心潮澎湃之时,旁边桌,忽然传来一个高谈阔论的男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我们所体验的一切现实,事实上,是由9999999的空间构成。”
“剩下这小部分,被我们称为现实世界,它其实只是一个小小震荡。”
“可能你不太好理解,我这样说吧。”
“老黄,比如你手里的这双筷子,你以为,自己真的碰到了这双筷子吗?”
“没有,事实上,你所触碰到的,只是一些微小的电磁边界。”
“你手上的原子,从未真正触碰到筷子上的原子,是力的相互作用,让你误以为,你切实的触摸到了筷子。”
“在微观层面上,你从未真正的触碰到过任何东西。”
--
45观书所得与高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