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贵客”驾临,当然得高规格招待。
等平原君洗过脸后,李同又端了一大碗米汤送到面前桌上。
兴嫂战死后,廉颇请报赵王,以隆重的军礼安葬。
为了表示尊敬,平原君还亲自到各家去吊唁慰问。
他已认出这个“驿馆”就是兴嫂家,但对李同的印象却很淡漠,所以才问:
“那位,那位兴嫂的家人可在?”
李同垂眼回答:
“她公爹和妹妹守城去了,我是她弟弟,今天轮休。”
原来也是烈士家属,平原君的态度更加温和:
“嗯,你们也都很辛苦。
咳,没办法!生活怎么样?
还过得去吧?”
李同冷冷地回答:
“眼下还都活着。”
说着以手示意大碗:
“相国请趁热饮用。”
在残酷的战争生活中,“死”是占有很大比例的组成部分。
“活着”也就成为最让人感到温馨的祝福。
所以现在邯郸熟人相逢不再问“好”,而用“活着哪?”打招呼。
“还都活着”就可以理解为“很好”,至于其他的苦难,似乎已不值一谈。
所以平原君的慰问词也只能是:
“活着就好,活下去吧,你们为国家出了力,将来大王一定要厚厚报答。”
说着端起粗陋的陶碗,呷了一口米汤,皱皱眉头,又放下了。
难怪,那碗“米汤”黑中带黄,不知是掺了些什么熬成的,又苦又涩。
对于平原君来说,实在是难以下咽。
李同看在眼里,冷冷地问:
“相国,不好喝吗?”
平原君因经常与士兵、平民们接触,也就渐渐能够接受不遵循规定礼仪的言行。
对李同那种不恭敬的口气也就不觉得刺耳,随口答应:
“嗯。”
李同直瞅着平原君:
“但相国可知?就这碗米汤还是出于尊重,才从伤病员的口中匀出来献给您的。”
用手一指他周围的侍卫:
“他们还没资格喝呢!至于城中的军民,您知道他们吃的都是什么吗?”
平原君现在虽然经常到城中走访慰问,但也只是走到一处站下,与那儿的军民们谈上几句。
而且是他说的多,对方则洗耳恭听,对于军民的生活状况,不用问,凭直观也知道相当困苦。
没办法,库存已近枯竭,几十万人的问题实在是难以解决。
具体到几十万人究竟在吃什么,他还真说不清。
眼前摆的已不能称做“人食”了,不禁惊讶地问:
“难道比这还差?”
“岂止‘还差’?我的相国大人!”
由于激动,李同不禁声泪俱下:
“能参战的人不管多少,每天还分发给几粒米,有点儿糠菜的保证;
老弱病残,已经把所有能吃的都吃光了,别说草根树皮,连丝麻、败絮、木头都填进肚子充饥。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饿殍,折骨为薪、吃死尸早就不是新闻!”
平原君大吃一惊:
“竟到了这种地步?”
“您要是真不知道,只得称之为‘糊涂’!”
平原君的侍卫何曾见过普通平民敢对平原君如此无礼?
怒冲冲地拔剑出鞘:
“大胆小子!如此顶撞君侯,不想活了吧?”
李同转脸瞪着他们:
“不想活?谁都想活!
可是,以邯郸目前的形势,你们今天杀了我,自己还能活几天?
在同一命运下,死,只不过是或早或迟而已,还用它吓唬谁?
我是从白起屠刀下生还的二百四十人之一。
今天因顶撞相国而死,比那些弟兄们已多活了几年,还怕什么?
但在死前还想请问相国:
个人的生死已无所谓,对于咱们的国家,您是愿意让他死,还是希望他活下去?”
“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