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柳观晴不免往深处多想了一下,猜测谢无药很可能此时就身中剧毒,才会时不时昏睡,动不动就疲惫不堪。
“那你为何离开京城?”
谢无药反正不能说去行刺杀人抢东西,因为被杀的那位是柳开山的拜把子兄弟。他没有正面回答那个问题,而是继续编:“主人结交了一些外臣和江湖人,他们有的时候被暗算中了毒,不晓得是什么毒,便差遣我去送一碗“解药”。新鲜温热的血掺上一些大补的药汁,口感比较好,这种神秘的解药,药到病除。其他时候我都在王府里……养病。”
东拉西扯,模糊了为何么出京的重点。
柳观晴果然被不自觉的带偏,忍不住重复了一下,语带质疑:“养病?”
谢无药回忆原书主角受在谢府里那间朴素到有点简陋,堪比柴房的房间,点点头,没多解释。他与柳观晴才认识多久,虽然他能感觉对方的别样情愫,可两人关系还没有近到能互诉衷肠的地步。
眼下,明明是柳观晴疑惑重重在盘问他。他如果一下子说太多,哪怕是真话,对方也不会尽信,何必浪费口舌?
原书主角受的确是经常用养病的借口窝在京中谢府,其实基本都是在养伤。行刺杀人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大伤小伤不断,还有失手的时候回来要挨罚。受伤了,也不能说是养吧,反正为了保密,也没人照顾他,有时昏迷了几日别说有医药或热水,送饭的都忘了来,饿醒了自己再去伙房找吃的。
好在如今的谢无药没有亲身经历过,此番也不打算回京遭罪。但谢浩然不仅在朝中权势滔天,在江湖上也遍布眼线。谢无药想过如果自己一味的逃跑,能躲过一时躲不过一世,不如借着自己熟悉剧情的便利,做一些名堂出来。
不只是帮助那些对他好的人,还要为自己将来能快活逍遥打下基础。
而关键点是证明自己比一个刺客更有价值,谢浩然养了那么孤儿在府里,肯定不是为了做善事。他培养这些孩子成为某一方面的专才,为他做事。擅长读书的科举入仕途,站在朝堂上成为谢浩然的支持者。读书不行的习武,将来投军,运气好升任武将,也是谢浩然在军系中的触角。习文练武都不行,看起来机灵一点的做侍从,姿色稍好的无论男女,也都能凭才艺寻到一条出路。
谢浩然总能为这些孩子选最合适的路线,指明发展方向,用那些已经出人头地生活体面的人作为榜样激励后来者努力奋斗。
光影相伴,有在台面上的,也有幕后见不得光的。
谢无药不想延续原书主角受的悲惨命运,就要争取机会走到台前,成为发光的那个。而且要做就做到光彩夺目,让人不舍。那样谢浩然才会为了名声为了他图谋的大业,顺势捧人,而不是继续打压。
谢无药认为江湖与现代的职场本质上没什么区别。被领导重视,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已经站到台前发光的,又确实能给公司带来更多利益的员工,好领导肯定要给更多的发展机会。前提是,这个员工的发展诉求与公司的愿景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