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你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观察力的情况下,这话就是废话。
你即使明白这个道理,可没有己见,人云亦云,知道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被人带着走?
至此,在那一片区,云起的名声坏透了,就是偶尔走在路上遇到一两个不相识的,也有人指指点点。
她很难过,一边痛恨姑姑和那个人造出这样的谣言,一边又埋怨自己最初不记事,没有时间观念,导致和那些小伙伴不能一起好好玩。
年少的她,没有阅历,没有经验,不明是非,不懂得:
——那并不只是她控制不控制住自己的事情,那么简单。
后来,她开始变得渐近沉默,能少说话便少说,开始观摩和关注周围的人,尤其是姑姑爱听的话。
她学会了奉承,学会了虚伪,学会了武装。
奇怪的是,戴上一层精心编制好的面具的她,明显的比之前那个性子倔强、单蠢直白的她更受欢迎。
甚至,就连堂弟都说她性子变好了不少,还跟她亲近了许多。
姑姑和周围的人也渐近发现了她的变化,说她“懂事”了,变乖了,会为人做事了。
嗯,她们管她这样的变化叫“乖巧”叫“懂事”。
当天晚上睡觉时,得了她们表扬还有好吃的糕点的云起,一个人蜷在被子里失声痛哭又大笑。
“哈哈哈哈哈~懂事了~”
“哈哈哈哈哈~变乖巧了~”
她心里的小人如同疯了一般,在心上狂刷屏这两句话。
笑着笑着,泪水又湿了半边枕。
那一刻,她多想回时歆,多想离开梧溪,多不想待在姑姑家。
可她知道她回不了头了。
许久不曾回时歆的她,回去后又一次遇见奶奶家附近从前总一起玩的邻居小伙伴们。
她变得拘谨许多,说话也不再那么随便。
一个从前的邻居姐姐开口说,你们要向起起学习啊,以前她好爱臭屁,你看去了梧溪镇上都改了这个习惯了,你们也该去梧溪读读书。
一群小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发现云起还真的变了不少,纷纷笑着,或许是可以哦,前提是你可以上去读书。
一群人笑笑说说,这话题又一概而过。
说者无心,听着的云起想要勾起的嘴角却是一僵,原来我从前是这样的吗?
一群人笑着闹着又玩起了以前的游戏,好像压根儿没有讨论过刚刚的事情。
云起面上好像也丝毫不在意,还打趣儿几个有些小脾气的小伙伴可以上去试试。
分别回家后,她的脸却沉的可以滴出墨来。
那一瞬间,她突然很想逃离这个地方,可不回来这里,她又能去哪里呢?
梧溪吗?可梧溪又不是她家!那是别人家,还是一个并不喜欢她的人的房子,只是碍于她的成绩和曾经的允诺才收留了她。
她能去哪儿?哪里是她的安生之处?
“天地之大,哪儿容得下我?”这句悲观而无助的话,云起曾整整思考过好几个月。
她没有得到答案,只是开始很少回时歆了,甚至连给奶奶打电话的次数也减少了。
家里曾经那些玩的很好的小伙伴……,甚至都不再怎么有联系。
是谁说,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渐近疏远。
是长大了我们觉得需要距离,还是因为随着时光的推磨,我们渐近不再是彼此曾经认识的模样?
所以害怕相遇,所以害怕相逢。
这一切到底要怪谁?
你的境遇?你自己的选择?还是曾经那股将你推向不同道路上的莫名的神秘力量?
怪谁呢?怪谁呢?
十岁的云起没有得到这个答案,但是她找到了另一个可以让她暂时摆脱一切烦恼的好朋友:
——书。
没有目的,漫无选择,只要她能看得懂,只要她觉得可以增加一点点对她那么有用的智慧和知识,她就会读。
特别是,交际和说话能力提升方面的书籍,砖块般大小,她也会一点一点啃着读完。
不顾书店负责人异样的目光,不理会周遭人不理解的神情,她开始运用书上学来的知识和技巧来跟姑姑和堂弟她们打交道。
效果很明显,就是后来她即使还是有以前的固执和倔强,她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她们非但不觉得不好,还欣赏起来。
人,真是个神奇的物种。云起不止一次如此感慨道。
后来,也不知道她是摸清了姑姑和堂弟的性子,还是看各类杂书的原因,她的性子变得越发随和起来。
这在她跟周围和其他人相处时,有很明显的魅力凸现,她的人缘开始变好了,喜欢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包括,曾经说过会一直讨厌她的堂弟。
就连曾经那个和她有过矛盾,后来说她坏话的那个孩子的家长,在慢慢相处中竟也对她印象好了起来。
明明她还是那个人,她们却觉得她变了一个人,变得不一样了,变得更好了,变得——更优秀了。
后来,她好像也渐近忘却了以前的那些事,只在偶尔不经意的碰触间触发对某些事的回忆,她才恍然开始回想起那些记忆。
好像很久远的样子了,如同姑姑她们说笑话时,拿这个来调侃她,却觉得她们曾经做出的那些“决定啊”,让她变得更“懂事、乖巧”,她们与有荣焉。
她笑着听着,眼里闪过恍惚,以前的她,…是这样的吗?
习惯性的接过一个梗,把它当笑话一样老生常谈而过。
后来,她也不知道她如今的模样、性子到底如何了,只是人际关系融洽许多后,她好像少了不少烦恼。
也多了另一个更热爱的爱好:阅读。
即便是那些仅仅接触一段时间的人,不知怎的,就很容易知道,云起这个女孩啊,爱读书,爱看书。
学习也好,就是因为爱看书。
后来,她自己也思考这个问题,把两者加以联系,——咦,好像还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