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现在的形势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场旷世大战的结局已经注定了,那就是轴心国必然失败,获胜的终将是我们。所以我以为,即使现在遭遇一定的困难我们也必须咬牙忍住,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战后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放弃澳洲,确实,我们会少牺牲许多小伙子,但是我们之前的牺牲也就白费了。亚洲将来的格局,诸位肯定有大致的印象。是的,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避免,所以,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牢牢的钉在澳洲,将来再想进入,也许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都不止。要知道,我们赖以维系国家优势地位的工业化,现在正在一点点的被中国赶超。这个时候,我们能失去亚洲这个未来世界上的最大市场吗?”
上面一段话,是罗斯福躺在病床上讲的。
欧阳云和小泉敏一郎的出现诚然改变了这个时空的历史运行轨迹,但是该罗斯福的还是来了。就在上个月,罗斯福身体出现不适,而即使躺在病床上,他依旧在尽着自己的总统职责。对于美国这个利益至上的国家而言,罗斯福这番话绝对堪称“谋国之言”,只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美国人已经意识到战后年代,中国必然是他们的最强竞争对手,他们已经开始在想方设法的遏制中国的强大,然而,形势使然,在绕了一大圈之后,美国人只能继续向中国求助。
当初欧阳云决定大肆反腐的时候,罗斯福还在感叹欧阳云这是自毁长城,美国人普遍还在因为中国因此出现内部纠纷而感到窃喜并视之为美国的赶超机会,史迪威也开始在联合国内频繁出击,主动约见其它国家的常驻使节,但是现在,随着澳洲战局越发糜烂,美国人已经没心思再做这种黄粱美梦了。
很自然的,“美国最亲密的伙伴、朋友”这样的话便再次挂到了史迪威的嘴边。
因为反腐一事,欧阳云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按说这是中国家事和美国人没什么关系,但是,史迪威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认为如果能帮助(美国人当然更希望是扶植,但今时不比往日,)一个亲美派上台的话,必然能使得美国在军事上获得更多的帮助,甚至能因此改变澳洲战局也说不定。
有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史迪威在广州活动得也就更频繁了。今天他本来是准备出门的,只是因为车子坏了需要修理这才临时呆在了房间里,而这却反而令他得到了更大的收获。“兴奋剂?既然日本人都能够制造,中国也能很轻易的进行仿制,那我们美国医药企业肯定也可以,我国的医药技术可仅仅落后于中国——”这个念头很自然的就出现在史迪威的脑海中,他也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于是,令欧阳云和小泉敏一郎完全没想到的事情就此发生了。随着史迪威一封密电发回华盛顿,随着罗斯福于病床上在一封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随着全美水平最高的几个医药家被召集到一起,很快的,美国人就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兴奋剂。
一只意料之外的蝴蝶开始在北美煽动翅膀,而这会给世界带来一场飓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