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二十五章出兵否?</h1>
台湾兵团的出奇给力,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在对待台湾兵团的问题上,日本内阁开始采取的添油战术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在添油战术失败以后,日军开始从国内抽调更加精锐的军队进入台湾,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稍后进行的汉口战役中日军的集结。台湾兵团毕竟不是学兵军主力,其最大的弱势在于武器的劣汰。欧阳云“宏伟”的计划里,学兵军肯定要在台湾牢牢待下去直至抗战结束的,所以,当日本人开始高度重视台湾问题的时候,他也将台湾战略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汉口战役的起始阶段中央军打得不错,居然将日军第17师团完歼了,当这份情报被送交欧阳云案头的时候,他摸着下巴暗忖:“难道说,自己这只小蝴蝶带来的效应终于开始扩大化了?照这样下去,中国的二战进程很有可能被改写哪!”
汉口战役打响之初,狐瞳外务部的特工们便开始响应总部的号召,从专门为学兵军服务变为为一线中国军队提供情报。这些特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国军队,至少让他们在谍报战中没有处于劣势。情报的及时获得,让一度当惯了偶囊废的中央军开始主动设伏、主动出击,往往能够集中三倍乃至五倍与日军的优势兵力围歼其一部,这才在战役开始之初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战果。
汉口战役初始阶段取得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在政治上极给力的支援了处于被动的老蒋。当日军华中方面军第二军第17师团被全歼的消息披露以后,在重庆参加集会的学生还有群众风声为之一变,从声讨国民政府变成了支援抗战。在一些有心人的安排下,蒋委员长的英明睿智被媒体一再披露,登时让重庆的政治空气为之焕然一新。
凭心而论,至少在抗战时期,中央军中是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和部队的。而欧阳云的出现,则改变了一些历史进程,也将一些名将崭露头角的机会延迟了。
曾经的那个时空,汉口战役(又叫汉口作战)以及长沙会战(保卫战)都发生在1938年。这两大战役成就了两个人,一个就是时任74军军长的俞济时,还有就是薛岳。这个时空,学兵军在闽粤琼崛起,不仅让日军攻取华南的设想泡汤,而且还迟滞了其向中国内陆纵深进军的步伐。因为和谈的失败,日本人失去了集中兵力击溃学兵军的机会,转而开始按照常规路线走,开始策划汉口还有长沙会战,想要先北中,再东南,所以就有了迟到的汉口战役。
学兵军在南京保卫战抢了74军的风头,在徐州会战中又依靠优越性能的火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都引起了中央军各部的注意。
徐州会战成就了李宗仁。李宗仁因祸得福,虽然其嫡系在淞沪会战中几乎损失殆尽,但是在学兵军的帮助下,其大本营广西却被保存住了。而且,在徐州保卫战中,正因为他的出色指挥,这才取得了大捷,给当时哀鸿遍野的抗战形势注射了一支兴奋剂。
日军指挥官是畑俊六大将,这个老鬼子沾了学兵军的光提前上位,他没有继续其前任松井石根的步伐,在和谈因泄密被迫放弃以后,毅然而然的选择先打武汉,想要通过肃清四周,从而得到孤立学兵军,一举而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