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764章 听墙角</h1>
仁义村一座在大山中的小村庄。这里到处都是山,层峦叠嶂,文人墨客若是有机会来了一定会吟咏赞叹真是桃花源啊。在外人看来,这样的风景是美丽,而那些生活在层层阻隔大山中的村民却只能望山兴叹。望山跑死马,看着很近的一处地方,走过去才知道可能需要一天时间,因此周边村子虽然多,互相往来都有限。仁义村算是挺大的一个村子,有五十来人家,全都是姓庄的,属于聚族而居。从山路进村,迎面就是一座高大宏伟的石牌坊,四柱三门洞,牌坊顶部有石制葫芦宝顶,宝顶下是鹰嘴雕饰。石碑正中刻有“上曰旌表”四字,左右两旁刻有“奉旨”二字,旁边立着一块石碑,能看出着敕赐已故儒士庄旭之妻李氏守节苦志”等字样,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仁义庄的贞节牌坊。
这座御赐的牌坊建立于前朝,是为了表彰仁义村的庄家婆婆由皇帝御赐的。这位庄家婆婆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依然活得硬朗,是村子里最有权威的老人。继续往里走一段路,又能看到一座规模小一些的牌坊,这座牌坊没有什么雕刻花纹,朴实无华,只在上面刻着“冰清玉洁”四个字,这座牌坊的主人是庄家婆婆李氏的儿媳——今年五十来岁的庄大嫂孙氏。庄大嫂是望门寡,刚下了定庄家大爷出门遇到盗匪,尸骨运回来都是残缺不全的。一般说来,这种事情就该作罢,可庄家婆婆说是庄大嫂八字不对,克了她儿子,否则怎么一订婚就出事了?非要庄大嫂抱着灵位拜堂,嫁到仁义村来守节。
“我们仁义村,自古以来就是最讲究仁义的,你家女儿八字害了我儿子,就该给我儿子守节。”庄家婆婆守寡久了,一张脸永远都是不悲不喜四平八稳的板着。
“当初合八字的时候不是算的好好的,怎么能说是我们家女儿八字不对呢?庄太太,当初你还说八字合,再好不过,一定是美满姻缘呢。”
女方不干了。
“娘,我去。”年轻的孙氏从后面走出来,先给未来婆婆请个安,然后看着自己的母亲,“娘,女儿从小就跟着爹爹读圣贤书,好女事二夫,女儿想成为想庄太太那样的人,冰清玉洁,让世人看到咱们孙家的清白家风。”
就这样孙姑娘嫁到了仁义村,和她婆婆庄家婆婆一起守节。为了体现自己十六岁守节的决心,还用热油烫伤了自己的脸。当地知府得知此事上报朝廷,此刻已经是王朝末年大清国风雨飘摇自顾不暇,朝廷下了旌表,却没有拨下银子来建牌坊,还是知府召集当地乡贤筹资建了这座冰清玉洁牌坊。因此和庄婆婆那座牌坊相比,精美程度差远了。
因为这两个牌坊,仁义村就出了名,都说那地方人杰地灵出节妇出孝女,是远近闻名的良善地区。
一队人吹吹打打抬着大红花轿从庄太太的贞节牌坊下走过。
没人注意那牌坊最上面的宝顶上面趴着一只狐狸。那狐狸被鼓乐声惊醒,伸着懒腰探头看了一眼:“哇,有人成亲啊!”
狐狸眼睛骨碌碌一转露出猥琐的笑容:晚上可以去听房了,活春宫!
夜深人静,陈飞扬特意换了身黑色夜行衣,悄然潜入仁义村。
村子里竟然家家户户都黑着灯,陈飞扬心想不对呀,怎么黑灯瞎火的,有人家办喜事,应该是灯火透明很热闹才是,这怎么看不清楚到底是谁家办喜事呢?
陈飞扬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在一个院子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