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河愕然许久,这才笑着点了点头:“侯爷是个好父亲,想来小世子日后定能平安喜乐。”
杨泽笑得快活:“可我想啊,只是有一条,他无论如何是不得违逆的。”
“什么?”李清河顺着他问。
杨泽眯起眼,仿佛看到了万里之外那个白胖的小娃娃在冲着他笑:“得走正途 。”见李清河没什么反应,他忽而笑了:“李生啊,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傻子?”
“下官不敢。”李清河也抿嘴笑了:“侯爷教世子向善,自然是对的。”
“你觉得对,有的人就觉得不对,”杨泽自顾自地说着:“或者他们也觉得你对,只是权衡之下终究选了错的。”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望着西天的云霞:“是非难辨,谁知道呢。”
李清河也没再说话,只静静地站在杨泽身后,望着天光渐褪,华灯初上。
杨泽来得不巧,不过月余之后,贤甫六年十月,洋人寻衅滋事,一直闹到了于勉淳这里。
其实说到底还是洋人理亏:毕竟船是大兴的,自家抓盗本与英国毫不相干,可他们非说这是英国船,还捏造事实指控大兴水兵曾侮辱英国国旗。洋人的口气也大,不光让于勉淳放人,还要他赔礼道歉。
于勉淳也不是个能吃亏的,于是据理力争毫不相让,只答应放人,至于赔礼道歉一类皆置之不理。于是十月末,英军着手进攻广州城。
“于大人,你总在这里求神拜佛又有什么用呢?”总督府里,杨泽与于勉淳正在商议广州城的布防:“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也不得不说了,听说于大人前几日写给朝廷的奏折里还在以剿匪邀功呢,可有此事?”
“侯爷这叫什么话?”于勉淳也急了:“在下与洋人交涉有礼有节,如今也备办了军用物资,怎么,难道这些侯爷都看不见吗?”
“那请于大人来讲讲,”杨泽冷哼一声:“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
“空城计。”于勉淳冷冷应道。
“胡闹!”杨泽反驳道:“那洋人坚船利炮,绝非司马懿之辈。总督大人如此,摆明了是将广州城拱手相让。”
“既然侯爷执意如此,”于勉淳瞥了他一眼:“在下也无可奈何。”
杨泽点了点头:“于大人请便吧。”说罢便出了总督府。
李清河一直在旁边听着他二人争论,这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旁人压根插不上话。此时见杨泽走了,他赶忙追了上去:“侯爷,”他拦在杨泽面前:“下官还有事。”
杨泽望了他一眼,沉声道:“跟我来。”
李清河跟着杨泽去了这人的府邸,一进门李清河便愣住了:只见院子里诸统领正整齐划一地站着,只等北安侯调遣。
杨泽示意院子里的军官们先不要轻举妄动,随后带着李清河进了屋。
“说吧。”杨泽面对窗户站着,沉声道:“李生还想说什么?”
“侯爷,”李清河叹了口气:“您只当于大人一时糊涂便是。”
“你当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吗?只是他早已做了取舍。他不选对的路自有他的道理。”杨泽转过身来望向李清河,无奈地笑了:“世间最难论的就是个是非,可是,”他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此心光明,便是正途。”
李清河摇了摇头:“如若执意走正途会让你失掉许多甚至搭上性命呢?”
杨泽依旧笑着:“李生啊,这便是于总督如今不在这里的缘故。”说罢,他便起身欲行。
“侯爷,”李清河拦住他,做了最后的挣扎:“您说过的,一辈子能安稳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安稳难求,确是如此。”杨泽苦笑了一下:“可现如今洋人在咱们大兴的土地上肆意践踏,我是两广督标,若我不出手,谁还能护卫咱们大兴的太平?”他望着李清河:“我不想让我儿觉得他的爹爹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你也有儿子,能明白的吧?”
李清河愣住了,他思忖了片刻,直直跪在了杨泽面前:“侯爷,权当下官求您了,为了小世子,咱们别去涉险。”
杨青山把他扶起来,笑着摇了摇头。他从怀里掏出自家儿子的照片,细细抚摸着,忽而说道:“李生,日后为官多向于大人学着点儿,可千万别学我。”
说罢,他大跨步走出屋门,冲着早已集结在院内的统领们喊了一句:“集结军队,出发!”
贤甫六年十月末,英军进攻广州城,时任两广督标的北安侯杨泽率军力抗,不幸殉国。丧报传至京城,民怨沸腾。帝大悲,特嘉其勇,以公爵之礼厚葬之。
贤甫六年十一月,李清河向于勉淳递了辞呈,北上京城。
贤甫七年一月,英军于广州城内烧杀抢掠,焚烧民宅数千家。
贤甫八年一月,两广总督于勉淳被俘,三月初七绝食病故。临终前无他话,只言辜负圣上天恩,死不瞑目。
贤甫十年,大兴与英法各订条约,继十多年前签订条约后,复行赔款割地之举。
※※※※※※※※※※※※※※※※※※※※
上一辈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