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胡说!”何立极力压制着怒火:“齐星楠,你是听不懂我说的话吗?”
“何立,我今天说的句句是实话。”齐星楠低声笑着:“我曾经与你说过,我从不相信北安侯会谋反,为的就是这个道理。他是个体面人,绝对干不出谋反的事。”说罢,他松开了何立:“我究竟是不是胡说,你心中有数。”他话音刚落,便觉得半边脸上一阵火辣辣的,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便被何立揪着领子抵在了门上:“齐星楠,既然你这么好奇,我也不妨告诉你。对,我就是喜欢他,我不管他是北安侯还是教员,对他的心意都是一样的。至于他会不会喜欢我,”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不是我能管得了的,所以也没做什么指望,我情愿一辈子远远看着他,看他娶妻生子我也心甘情愿。”
“真的?”齐星楠冷哼一声:“何大少爷,你这口是心非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他忽而凄凄然地笑了:“你就是想不开,明知得不到却还不愿放手,夜夜辗转反侧拿他折磨自己,究竟有什么好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也再无话可说。”何立冷笑道:“你愿意怎么想是你自己的事,我没心思再与你争辩。”说罢,他放开齐星楠,低头看着手里已然皱成一团的外套:“我去洗衣服了。”
“何立,”齐星楠叫住了他:“你还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何立没有理他,径自出了门。
嫣嫣吃了些糖卷果便睡下了,杨青山独自站在窗前,一直在想刚刚何立的神情与那人掏心掏肺与他说的话。
杨青山少时有过无数的盘算,命途前程早就在心里思忖了无数遍。他知道如果没有当年那场祸事,自己早就已经娶妻生子了,或许还会跟江恪定个娃娃亲,将来把嫣嫣这丫头娶进门做儿媳妇。政事上他北安侯有无数的见地,若得遇明主自可一展宏图,可对于自己的私事,他绝对做不出那么离经叛道的做派,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真是造化弄人。杨青山心里有些不舒服,于是打开窗子想透透气。初秋的午后还带着些闷热,虽说稍起了微风,却把尚未散尽的夏日余温一股脑儿吹了进来。他发觉开了窗户还不如不开凉爽,心里有些烦躁,想把木质的窗摔回去,又想着嫣嫣正在午睡,于是沉沉叹了口气,死死攥着窗户边,轻轻把窗关上。
他行于这世间已近三十载,早在年少时便失了双亲,多年来也算看惯了生死荣辱,荣华时万人敬仰,落魄了也比寻常人更落魄。他曾想过无数理由,利用或是讨好,可他说服不了自己,因为他知道他早已不是当年的北安侯,于何家没有半分用处,根本不值得何大少爷如此费心思。
于是兜兜转转,终究归于他思不得要不得却又舍不得弃不得的一往情深。
其实那人的处境也并不如意。杨青山知道何学义在上海办厂胜算不大,他很早之前就知道。倒不全是因为华洋之争,毕竟如果只有洋人为对手,凭着何老爷的本事和家底虽不敢说全胜但也不至于一败涂地。他担心的是中堂大人的手段。
何家当初能有全盛的局面靠的是朝堂上的郑大人,如今墙倒众人推,郑大人离了京,别说中堂大人不会对何家心慈手软,想来江浙一带的富商大贾看不惯何家的也不在少数。杨青山在上海那边的旧识前段时日曾给过他密信,告诉他上海最大的买办尚旭和近来动作不少,不但与洋商往来密切,还对上海的纺织业插手颇多,先前与何家定亲的是上海另一位大买办,传言退婚的事也和尚家有关。
尚旭和秀才出身,如今是个官商,又是中堂大人手下最为得力的洋务干将,兴实业办学堂通水利,处处都有尚家的资产。如果尚家是得了中堂大人的令对何家进行打压,再加上和洋人在南边打仗市面不稳,何老爷还真不一定能撑得住。
杨青山知道何老爷是个忠义人:那人早年间修粥厂善堂,缮名寺古刹,但凡提到江宁何家,可以说是无人不赞。何家的生意总共有两种,一种是依附于官商关系的军火机械买卖,另一种才是药材生丝生意。郑大人失势断了何学义大半财路,如今那人又孤注一掷在生丝产业上,没了朝廷大员庇佑,谁也不知道这位红顶商人还能走多远。
杨青山叹了口气,自嘲地笑了:自己这边还是一团乱麻前途未卜,怎么总有这些心思去关心他们何家的买卖?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