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用“望远镜”来形容更为贴切一些。
眼球被完整的摘了下来,没有血迹存在表明被清洗过,约五公分长的钢管一端嵌入了死者的眼眶中,另外一端严丝合缝的将眼球包裹了起来。乍然看去,的确是像极了一个自制的简陋望远镜。
被惊到的显然不仅是白中元一个人,其他的与会人员在看到那些照片后,也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愤慨之色。
一时间,会议室的氛围陷入了凝固。
此般情形,自然是方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清清嗓子说道:“这起连环杀人案是华阳分局三大队移交过来的,由于各种原因,案情侦查目前陷入了停滞阶段。在你们看卷宗的同时,大队长高明会把详细情况做个介绍,稍后再进行案情分析。”
“情况是这样的。”高明开始了讲述。
……
七天前,110指挥中心接到一名夜跑爱好者的报警,华阳路15号棉纺厂生活小区内发现一具女尸。
棉纺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结构简单的筒子楼,死者居住的房间位于西楼头,毗邻民心河。
据报案人说,他沿着固定路线夜跑已经有三年,因此对沿途的一切都异常熟悉。案发的前两天晚上他经过那里时,看到西楼头外墙壁上多了一个荧光的箭头,好奇之下就多扫了两眼,察觉窗户后面有着一张人脸。
虽说被那张略显苍白的脸吓了一跳,但报案人并没有多想,只当是某个有着烦心事的人在凝视着窗外发呆。隔日他经过那里的时候又刻意瞅了两眼,那张脸还在,只是看起来更苍白了一些。
到了第三天晚上,报案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凑到了窗户跟前,骇然的发觉凝视着窗外的人早已经死亡。
由于棉纺小区较为偏僻,加上民心河畔植被茂盛,所以白天很少有人从那里路过,导致死者迟迟没有被发现。若非那位夜跑爱好者好奇心作祟,或许到现在都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一起命案。
警方介入之后迅速展开了调查,死者名叫谭爽,单身,今年三十二岁,是市交通局的一名内勤临时工。
经过对现场的细致勘查,可认定受害人系他杀。作案人手段残忍,凶器直插死者心脏。随后将受害人的眼睛完整的挖了出来,在把制工齐整的钢管插入眼眶的同时,也将清洗干净的眼球黏着在了钢管前端。
解剖检验过程中,法医发现受害人真正的死亡原因并不是心脏被刺导致的破裂,而是死于窒息。检验的心血当中发现了足量的麻醉剂成分,受害人脏器也出现了衰竭,其他尸体征象也都全部支持这一结论。
分局技术人员对案发现场可疑痕迹进行了搜集和提取,可以确定案发前一晚有人进入过死者的家中。可由于作案人反侦查能力较强,尸体又非在第一时间发现,导致没能收集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上述介绍完毕后,大家的头也都抬了起来,显然已经对卷宗有了大致了解,于是方言将目光望向了白中元。
“对这起案子,你有什么看法?”
说起案子,白中元身上那股吊儿郎当的劲儿全然不见了,一边翻动卷宗一边谨慎斟酌的说道:“根据上述案情以及现场勘查报告来看,本案中有三点能够做出初步确定的,而且是显而易见的。”
“哪三点?”未等方言开口,许琳已经问了出来,那双漂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咄咄逼人的光芒。
当年之事理亏,白中元不着痕迹的避开了许琳的目光:“第一,受害人谭爽是个爱慕虚荣的人。”
“根据是什么?”许琳追问。
“是这些照片。”说着,白中元示意一名内勤警员将照片投放到了墙壁的幕布上,“从屋子的装饰及家居摆设来看,谭爽的经济条件应该很一般,可她身上的穿戴之物却都价值不菲。还有她那部手机,如果我没有记错,是月初刚刚上市的新款,定价接近万元,这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女人爱慕点儿虚荣算不上原罪吧?”同为女性,许琳本能的做出了辩驳。当然,主题并不会偏离,“要知道受害人是有工作的,自食其力下如何消费更是无可指摘的,以此作为根据是否有失偏颇呢?”
“问题就出在工作和消费上。”白中元没有理会话中的较真之意,继续说道,“而且,她可谈不上自力更生。”
“为什么这样说?”许琳追问。
虽然是分析案情,可许琳这股不依不饶的劲儿,当真让白中元有些头疼:“许队,谭爽是交通局的一名临时工内勤对吧?”
“是的,卷宗里面是这样记载的,你不会这么粗心没看到吧?”讥讽一句,许琳才回到了正题,“可这又能说明什么?”
“说明她没有那么高的消费能力。”白中元没有做过多的计较,走到多用途玻璃板前拿起笔写下了几个数字。
1350元,是省城年初调整的最低工资线。卷宗里的走访笔录中有记载,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谭爽每个月额外还有900元的岗位津贴,加在一起就是2250元。这样的工资额度,根本无法匹配所消费的东西。
“这个水平的工资,节省点儿养活自己没有问题,但确实无法享受到较高的生活品质。就拿那部手机来说,需要不吃不喝攒五个月才行。”谢江认可的点点头,“另外,走访笔录中还写明,谭爽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每年的收入十分有限,而她本人也没有任何其他渠道的收入,那她花的钱是哪里来的?”
“只有一种可能。”白中元在玻璃板上写下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