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从被册立为太子到登基继位,执掌大夏国政足足五年有余了,心性与涵养经过磨练,早已过了实习期的生涩,日臻圆熟老练,确然长进不少。
为了平息心头升腾的怒气,抿了一口茶,问出了两句废话:“哦?杨卿当真以为,是朕心急了吗?”
这次召见,赵启并未令金子善退下回避。君臣二人话到此处,金子善不禁暗暗叫苦,心知或会就此谈崩,翻脸相向。轻咳几声,向杨致躬身问道:“杨侯,茶水已凉,可须换过一盏?”
“金兄有心了。不用。”杨致当着皇帝的面称其为“金兄”,表示了对金子善的尊重。一句“有心”,算是理会了他良苦用心,但今日这事实在不是一个内宦可以掺和的。
一语双关的道:“人还未走,怎会茶凉?冷茶冷水,我前前后后喝了十几年,也喝得习惯了。我还不老,相信总有一天能喝上一口热的。我有一个视若叔伯的长辈,眼见行将入土,在去日无多的有生之年想要喝上一口热茶,只怕是难咯!”
赵启就算涵养再好,也难以忍受杨致夹枪带棒的话外之音。登时脸色一冷:“杨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把话给朕说清楚!”
我是什么意思,你还不清楚吗?徐文瀚之妻田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死于皇帝眼里的“杨党”之患。杨致故意挑起话头,但在皇帝首先翻脸之前,绝不会轻易上当,让赵启坐实结党之名。
一脸无辜的道:“微臣只是有感而发,如若因此而导致皇上不喜,也是无心之失,还望皇上恕罪。”
作势起身道:“皇上威权日重,微臣不胜惶恐。皇上国事繁巨,微臣不便久坐相扰,就此告退,静候旨意。”
赵启语气生硬的道:“杨卿这就想走了?朕若非要留你呢?”
杨致笑问道:“敢问皇上还有何事吩咐?微臣洗耳恭听。”
赵启不禁一时为之语塞,将早已放凉的茶水送至嘴边吹了吹,面无表情的道:“杨卿只打算在长安逗留十天半个月,朕实有不舍。杨卿暂且安心在长安住个一年半载再说吧!”
杨致眼睛都不眨的道:“好啊!微臣正好也想领略皇上的厚赏加封是何等的风光!反正在长安别无挂碍,哪里都想去看一看,哪里都想去走一走。在辞却官爵之前闲来无事,与朝中诸多臣僚走动走动,去军中与诸多将士切磋一番武技,与文人士子谈一谈诗文,去市井街肆之间逛一逛,实乃求之不得。什么时候住腻味了,什么再回信阳也不迟啊!”
杨致的回答令赵启为之气结,瞬间无语。用前世的话来说,您以为是下基层体验生活吗?您还嫌名头不够响亮?你以为长安是你家后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这么呆在长安,是为了恶心谁?鬼才愿意留你呢!
赵启在皇帝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岗位上干得熟溜了,心气自然见长。有时候难免想当然的认为,无论是谁都应该无条件的服从我的意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赵启还没有意识到,杨致已经完全摒弃了幻想,把他当成了对手,似乎也不怎么在乎二人的关系恶化升级为敌人。
杨致好整以暇的蔑视之意,一时之间在赵启心目中竟是无比可憎。冷哼道:“杨卿方才既是提到了秦氏,就应该知道,朕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话明说,或许还可平心静气的商量。端着皇帝的架子一味装逼?你不嫌累的话,有本事就接着装。
杨致继续挑战着赵启的耐心:“皇上听错了吧?不知皇上哪只耳朵听到微臣方才提到了秦氏?请恕微臣愚钝,微臣不是皇上肚子里的蛔虫,不敢妄自揣测皇上的心意。”
杨致水浸烂牛皮似的应对,令赵启很难再强装镇定:“你?!……你今日是专程前来与朕叫板的么?”
杨致不以为意的道:“皇上何出此言?微臣不过是奉旨觐见,怎么就惹得皇上不高兴了?街头的泼皮无赖想要无端欺负人,都知道不管好歹总得寻个借口。瞧皇上这架势,不会是连个勉强说得过去的借口都想省了吧?”
杨致的言下之意,就差没指着赵启的鼻子骂他连街头的泼皮无赖都不如了。不怕你来气,就怕气不死你。
信誓旦旦的扯什么断然不会“刻薄寡恩”、“鸟尽弓藏”,唬谁呢?小样儿!难道你不是?自己挖的坑,劳您大驾还是自己往里跳!所谓的功高盖主、居功自傲,那他妈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本来可以有,但是真没有。
想发作也是你先发作,要翻脸也是你先翻脸。老子连扣大帽子的机会都不给你,尽管放马过来吧!谁怕谁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