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楚都也布放了不少人手,日后自会遣人与你们单线联系。紧急之时,可为臂助。事逢万一,不妨明确告诫谭重元,若是胆敢动你一根汗毛,我必诛尽他谭氏十族!”
秦如炬愕然道:“杨帅,诛九族倒是听说过……何谓十族?”
杨致森然道:“门生故交,往来密切的熟人也算!”
“多谢杨大哥照拂,我记下了。”秦长风郑重一揖,尔后问道:“杨大哥认为,我们此番回去,该当如何回禀谭重元?”
杨致晒笑道:“我向皇帝奏陈此事。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其实你我都心中有数,皇帝定会答应。”
“如今之所谓议和。并非双方半斤八两的相互妥协,而是南楚花钱买平安。或者说是花钱买时间。毋庸讳言,我的态度如何,无论是对战争的进程还是和谈的条件,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问上门来的竹杠,岂有不大敲特敲之理?经商劳神费力要本钱,打劫兴师动众有风险,哪儿比得上送货上门那么省心省事?
秦长风恍然点头道:“我明白了。”
长安与孝感相距近两千里,明发的圣旨不比加急军报,直到过了整整一个月。宫中的传旨内侍才姗姗抵达征楚大将军行辕。
对于南楚来说,夏帝这个做法极为无耻。
人家为求谨慎,只是小心翼翼的找了个民间人士试着表达了“和平诚意”,可你倒好,一转身就将楚帝与权相谭重元卖了个干净。在两国官方代表正式签署和约之前,至少在谈判期间,理应秘而不宣。如今双方官吏尚未接触,却已是普天之下路人皆知!身为一国之君,哪儿有这么不讲究的?
赵启不只是毫不掩饰的狠扇了楚帝与谭重元一记响亮的耳光。还将他们推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任何一国的朝堂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尽管楚帝庸碌无能,权臣当道,并不等于南楚就缺乏有气节、有责任感的文臣和主战派的军方将领。尽管人心思定。并不等于数以千万计的小民百姓不会将朝廷的乞和苟安视为耻辱。楚帝与谭重元不仅要面对朝堂之上的激烈争吵,还要承受巨大的民间舆论压力。尽管只要议和,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也不是压不住、挺不过去,但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公诸于众。致使他们不得不提前接受煎熬。
这是一场用心歹毒的心理战,两国能否达成和议。赵启显然不怎么在乎。话我是已经放出来了,谈不谈随便你,不愿谈就拉倒,愿意谈就去找杨致。
但凡强势皇帝在位,内宦与外戚通常没什么得瑟的机会。杨致犯不着巴结,也没有无端欺负他们的必要。宫中内侍出一趟远差不容易,杨致命龙雨赏了传旨内侍一千两,随行护卫的内廷侍卫每人一百两。
在此期间,杨致亲自致书新任海关总督蒋弼,将在济南分署海关衙役统领位置上熬了多年的刘二、以及除马行、马周之外两名表现优异的马氏子弟马运、马扬调到了大将军行辕,暂时安置在中军校尉龙雨部下。
海关总督衙门被杨致一手打造成了相对独立的准军事化机构,每年已能向大夏国库稳定缴纳巨额厘税。正值国用吃紧之际,赵启不会轻易升迁任免重要官吏,更改官署架构。蒋弼为官做人非常老到,接任之后也是奉行萧规曹随。但在灭楚之后,初创时期杨致委任的一众骨干官吏,势必会被皇帝打散分调外任。
当年杨致遵从自愿的原则带入海关的旧部,无论是先前是海盗、杀手,还是其余江湖人士,以及受马成之托的马氏子弟,不仅成功洗底有了个正经出身,而且几乎人人都已身价不菲,因入职海关而至家财殷富者大有人在。
先帝给了刘二一个承诺,杨致想给他一个更好的前程。这帮人经过多年的历练,业已谙熟官场规矩、商界法则,既用着顺手,又无须太过操心。
刘二与马运、马扬相继奉调而至后,杨致单独召见了龙雨:“龙雨,你这个中军校尉不用再干下去了。”
“啊?!”龙雨大惊道:“大帅,我……小人近来老实得很,没犯什么错啊?”
杨致笑骂道:“你个憨货!我又没说你犯错,紧张什么呀?当初我将你降职留在身边,除了杀鸡给猴看,也是为了磨一磨你那疯狗似的性子。你是军中难得的猛将,只要遇事能多用一用脑子,日后拜将封侯都不是难事。留在我身边难有作为,我不能耽误了你的前程,明白了么?”
龙雨骤然跪倒,连连叩首道:“大帅的苦心栽培,小人永不敢忘!……不知大帅有意将小人发往何处?小人……小人能否留在陈准将军麾下?”
杨致摇头道:“你这样的人放至陈准麾下,很难发挥长处,未免太过浪费了。我弟飞扬坚韧果决,驭下更严,把你放至他之麾下,我不放心。而沈重耿直稳重,心地仁厚。下月你仍旧恢复原职,去沈重麾下听用吧!他那里更适合你,建功或是出名,也会相对容易一些。日后我不可能时时看着你,无事之时多想一想家中老母妻儿,切记不可乱来!”
龙雨虽然鲁莽暴烈,却是不笨,情知杨致的确是为了他好:“只要龙雨不死,无论身在何处,大帅但有所遣,必当誓死赶赴效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