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以前,宋代的武将官制设九品52阶(见附录),每品中有正从之分,相当于现在的正职和副职。太尉为当时的武阶之首,属正二品第1阶。
宋代文官的地位远比武将高,武将最高只能升到正二品,而实际上真正能升到二品的少之又少。宋时官职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对于武将来说,阶官就像是现在的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两名武将若比较官职大小,一般是比较阶官,而比较阶官要先看是几品,同品的再比阶次,阶次如附录所列共分为52个等级。
当然,从武将官阶列表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第1阶是二品的太尉,第2阶就是正五品的通侍大夫“内客省使”了,这中间的跳跃幅度未免太大。其实,在这中间,还有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卫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的上护军这些将官。此外,还有节度使(从二品)、节度使留后(又名承宣使,正四品)、观察使(正五品)、防御使(从五品)、团练使(从五品)、刺史(从五品)等武将虚衔。这些虚衔虽然不在官阶编制之列,但其作用不亚于阶官,很多武将官职大小的比较,都是通过虚衔进行区分的。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宋时的武将官品与我们习惯思维里的官品概念不同,大家常讲七品芝麻官,意即非常小的官,其实对于宋时武将来说,从七品官已相当于现时的中级军官,地位并不算低。从五品的官职,如防御使之类,已经算高级武官了,而右班殿直或者是承节郎之类的九品官,才算是低级武官。
至于杨家祖孙,他们的官阶品位究竟如何呢?
首先看杨业的官位。杨业归宋时,被授予右领军卫大将军,留在内地做了郑州刺史。无论是右领军卫大将军还是郑州刺史都是虚的,大将军是一个虚衔,郑州刺史是一个虚职,相当于从五品。杨业手下既无兵也无管辖的地盘,没有真正的实权,等于被闲置,这两个虚位只是领取薪俸的参照而已。
这比起杨业在北汉的地位,相差的不是一丁半点,简直是天壤之别。杨业在北汉时为建雄军节度使。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决定着政权的存亡和走向,他们割据一方,既有土地,又有人民、甲兵和财赋,势力非常强大。五代建国的方式,往往都是节度使拥兵夺权另立政权。后晋的节度使刘知远建立了后汉,刘崇建立北汉之前则是河东节度使。
所以,有人分析说杨业归宋后并不受重用,此话并非没有道理。979年冬天,杨业做了代州刺史,兼任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官阶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为从五品,但有了一定的军权。代州和三交都是地名,在今天的山西,是当时的抗辽前线。三交驻泊兵马部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驻三交的兵马指挥官,而三交都部署潘美是当地的总指挥。杨业与潘美的关系大约相当于参谋长与司令官的关系。
980年3月,杨业升为云州(大同)观察使,等于升了一级,观察使为正五品,而刺史为从五品,这是杨业一生所能达到的最高职位。至于他战死之后,被加封为太尉、大同军节度,那只是某种荣誉称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再看杨延昭的官位。杨延昭是从荫补为供奉官开始在军中为官的,供奉官属于从广50多岁了还是低级军官要强上百倍。
公元999年,杨延昭升为莫州刺史,刺史是从五品的阶官,这与杨业归宋时的官职相当,意味着刚刚四十出头的杨延昭已迈入高级军官行列。1001年,他又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团练使与刺史同为从五品,但阶次较高,因而也算是提升了。
第20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