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乔明渊第一次参加真正意义的季考。
沈秋池和林则惜参加过多次,先前就告诉他季考大致考什么内容。季考难,难在题目实在太多,常人难以在半个时辰内写完。
乔明渊低头看试卷,帖经题就有四十道,还有墨义题十道,一共是五十题。
帖经题较为简单,自打科举开科以来就有,是将经文的上几字或几句写出,令考生填补,有点类似于现代语文考试的课文背诵。墨义题就要难一点,给出一段话,解释经义,其中,一字不落的写出集注上的注疏的算为上,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的则为中。
丙班的学生季考,只考帖经题。乙班的学生则考两种题型,到了甲班,还要另外加作文题。
所以,这个难度对要科考的学生来说,只能说是一种考验。
乔明渊飞快的扫了一眼题目,顿时安心,帖经题和墨义题其实都不难,熟读四书五经和《文书集注》,就都能做这些题目。
第154章季考
而且,这些时日在卫轻轩那儿读书,卫轻轩不愧是大儒,教书育人极有章法,对乔明渊的启迪是很强的。他从前自己学的那些,加上在学馆中学的东西,经过卫轻轩的引导,便都有了水流入沟渠,流畅自如的感慨。
唯一要担心的,正如沈秋池说的那样,是时间问题。
题目太多了!
一个字不能写错,一个题目不能少,方为上品。
乔明渊抓紧时间研磨,开始飞快的写了起来。这段时间抄书、苦读,他又如此热爱学习,这些东西对乔明渊来说压根不难。他一口气就写完了四十道帖经题,然后就剩下十道墨义题了。墨义题虽说是十道,实则多数是一句话,注释起来很快。他写完之后,轻轻放下笔,揉着有些酸痛的手腕,环顾四周,沈秋池还在写,林则惜抓着耳朵急笔狂书,模样可笑又可爱。
他摇摇头,检查了一遍之后,站起身来交卷。
这时候大家都还在埋头苦书,他突然站起来,连夫子都有些意外:“怎么?”
此话一出,不由惊了众人,才发现原是有人提前交卷。
怎么可能呢?
众人回头看了看夫子讲座前的沙漏,沙漏不过去了一半多些而已。
“嗤,这个草包,铁定是不会写,坐着也是无聊吧?”
有人冷笑了一声。
随后就引来一阵大笑,夫子连连敲打着桌子:“噤声!考场之上不得喧哗。”同时又对乔明渊说道:“既然交卷了就出去,别在这杵着。”
乔明渊恭敬的做了个揖,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离开了学堂。
这时,王夫子才低头去看他手中的考卷。他看了一眼,眸中顿时写上了惊讶,手中的试卷卷面整洁,字迹清雅仿佛拓印的一般,就这一份卷子交上去,怕是连馆主都要赞一句不错吧?然后,他才仔细去看乔明渊的答题,半晌,他哑然的对孔夫子招了招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