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回孙中山广东遇险张国焘上海主事(上)
话说中共成立前后,中国的政局犹如一团乱麻,南北对立,水火不容;军阀争战,此起彼伏。直、皖战争刚刚结束,直、奉两派军阀争夺权利的斗争便迅速激化。原来,直系吴佩孚在英、美的支持下,向长江流域扩展势力,引起了奉系张作霖的极度不满。张作霖对江南财富垂涎已久,早就有南下之企图,吴佩孚的举动使张作霖大为恼火。于是,奉军又一次大举入关,准备与直系决一死战。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津浦、京汉两线展开激战。炮火连天,弹雨盖地,满目焦土,遍野陈尸。大战进行了近一月,奉军大败。张作霖率残兵败将退回关外,自封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自治,脱离北洋政府”。随后,双方又藕断丝连,互派使者洽谈,议和罢兵。至此,北京政府完全被直系军阀所控制。
吴佩孚独掌北京政权后,为了抵制南方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政府,他逼迫徐世昌辞去大总统职务,把原被张勋赶下台的黎元洪捧出来,重新推上大总统的宝座。同时把内阁总理梁士诒一脚踢下台,让王宠惠出面组阁,拼凑起一个任由吴佩孚操纵的傀儡政府。随后,吴佩孚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公开提出“武力统一”的主张。他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一面准备对张作霖作战,一面把势力伸向南方,勾结陈炯明,反叛孙中山。
却说陈炯明本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与黄兴一起策划黄花岗起义,却临阵逃跑。他善用甜言蜜语、精于自我表现,骗得了孙中山的信任,被任命为粤军总司令。粤桂战争胜利后,他又被孙中山任命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政府陆军部长、内务部长等要职;本应殚精竭虑,以报孙中山知遇之恩。但陈炯明却阳奉阴违、以怨报德,自恃功高无比,骄横暴戾,权欲恶性膨胀,公开与孙中山作对,企图取而代之。趁孙中山在广西桂林大本营主持北伐之际,陈炯明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宣扬“保境息民”、“联省自治”。他与湖南军阀赵恒惕结成同盟,暗杀了拥护孙中山的粤军参谋长邓铿,囚禁了财政部长廖仲恺,在后方牵制北伐力量,迫使孙中山回师广东。盛怒之下,孙中山撤去了陈炯明的广东省长、政府内务部长、粤军总司令等职务,仅保留了其陆军部长一职,以促其悔悟。被撤职后,陈炯明不思悔改,又与吴佩孚派来的使者秘密勾结,伺机进行武装叛乱。
数月后,北方爆发直、奉大战。孙中山再次挂帅出征,在韶关设立大本营,计划由广东进攻江西,出师北伐,袭击直系后路。孙中山发布命令,以李烈钧为总司令,许崇智为总指挥,分三路进攻江西。大军所向披靡,进展神速,半月之间攻克赣州,拿下吉安,兵锋直逼省会南昌,一时间声威大震。
正在此时,留守后方根据地的陈炯明却恶性发作。他为了破坏北伐和颠覆广东政府,公开发动了武装叛乱。陈炯明指使其党羽叶举、翁式亮、杨坤如等部由广西南宁东进,擅自进驻广州,控制了省城交通,并在城北布防。叶举等旋即致电孙中山,要求恢复陈炯明原职,撤销廖仲恺等人的职务。
孙中山接电大怒,但为了稳定后方大局,即刻动身,轻车简从,只带了数名贴身卫士返回广州。孙中山回到总统府,虽已发现陈炯明部之谋叛迹象,但为了维持广东大局之安定,仍然隐忍不发。陈炯明却得寸进尺,公然命令叶举率部包围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