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话,他们远在京师收到的可能就是来自家乡的讣信了。
王华放心不下,又过去看望自家老父亲。
老父亲刚被岑老太太没收了偷藏的好酒,正在气头上,见儿子刚吃过饭又跑来关心自己,没好气地道:“去去去,忙你的去,我好得很,再活几十年都不算事!”
王华碰了一鼻子灰,只能讪讪然走了。
只不过他心里仍是觉得文哥儿的梦不是凭空来的,如今想想,当时他会提出去请汪医士上门给二老把平安脉,还是因为文哥儿当时不经意间说出的一番童言童语。
王华想到文哥儿对《算经》感兴趣,想了想便出门一趟,亲自去丘濬家拜访。
要论百家之学的藏书,那还是丘濬家比较多,虽说这老头儿不太合群,天生长着很不好相处的面相,王华还是想去丘濬家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抄借几本市面上不好买的杂书。
丘濬平日里与王华没甚交集,听王华为儿子来求书,不知怎地想到自己少年时到处借书读的日子。
丘濬少有地缓和了脸色,点了点头说道:“你若是要《算经》的话,我这里倒是集齐了,叫人来抄回去便是了。”
王华道:“华先替犬子多谢丘尚书。”
丘濬是不嫌弃算学这些“杂书”的。提到那个十分机灵的小子,丘濬奇道:“他才这么小,便开始读《算经》了吗?”
王华当下把文哥儿因缘际会认识个“笔友”的事给丘濬讲了。
那叫王文素的后生出身商贾之家,出手十分大方,只是信上聊了几句便给文哥儿送来几本民间能搜罗到的《算经》。
王华就是想把剩下那几本民间找不到的凑齐了,回头让文哥儿给对方当回礼。
礼物这东西只收不回,可不是什么好苗头。
文人之间通过书信笔谈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文哥儿才这么小,跑出去逛个书铺还能和人通上信,这缘分着实不浅!
丘濬听了也觉离奇,他颔首说道:“若是你家这小子还想看什么书,只管让他到这儿来借就是了。”
平时丘濬不是什么爱与旁人往来的性情,这次随口提这么一句也不过是越听越觉得这小孩像当年的自己罢了。
他刚读书那会也是对什么书都很感兴趣,看什么都津津有味,只要是有意思的书他就爱看,从不拘是什么圣贤之书还是百家杂书。
当年若不是有那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他看,也不会有今天的丘濬。
王华没想到一向爱冷着脸的丘濬还能让文哥儿过来借书。
王华试着让丘濬再考虑一下:“这小子脸皮可不薄,给他点好脸色就蹬鼻子上脸。我怕回去后把您这话给他一说,他就把您家当自己家了。”
这真不是他这个当爹的瞎担心,而是文哥儿真的做得出来。
自从开发了谢迁家、杨廷和家两个新据点后,文哥儿碰上旬休日就往这两家跑。
后来偶尔有别家人邀他过去玩,总是邀了一次就会有两次、三次、四次……
如今这小子也算是吃遍了长安街,对各家的拿手糕点和各式饮子如数家珍。
也是丘濬不爱和同僚往来,没请过文哥儿来玩。真要是请了,文哥儿绝对能很不要脸地跑来蹭吃蹭喝(前提是好吃)。
丘濬不知道王华是担心文哥儿找到了新的蹭吃蹭喝据点,他听了王华的犹豫,反而觉得这孩子更像自己了。
丘濬说道:“只要他真心想看书,把这儿当家又何妨。”
丘濬都这样说了,王华便也没再多言,只吩咐人去把文哥儿手上缺的几本《算经》抄下来带回家。
安排好抄书诸事,王华才与丘濬对坐聊了起来。
没办法,登门求书求完就走,看着总有点不礼貌。
在升任礼部尚书之前,丘濬也干过一段时间的国子祭酒,对国子监的情况比外人了解得多。
王华与丘濬聊起了国子监近况。
王华一路走来都是搞文教工作的,今年他在翰林院任满九年,正好可以迁官。
朝廷给他安排的位置是侍讲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一下子成了五品官,还有机会和谢迁他们一样给当今圣上讲课。
这可是不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王华却不想只给天子讲些故纸堆里的典故。
天子不能随意出宫,他们这些做臣子的须得多关注外头的变故,好充当天子在外的眼睛和耳朵,偶尔还要就那些关乎国运兴衰的大事小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丘濬本身就博闻广识,又有任上的经验在,王华与他讨论了许多关于国子监的问题才起身告辞。
王华回到家,去寻正在给金生出题做的文哥儿。
他放轻脚步走了过去,就看到金生正任劳任怨地自己抄题自己做。
这个书童可真是找对了,一般人肯定经不起文哥儿这么折腾。
文哥儿还在琢磨下一题出什么呢,就感觉头上笼过来一片阴影。
', ' ')('他仰头一看,是他爹!
文哥儿对他爹无声无息走过来偷看的可耻行径予以谴责:“人吓人,吓死人!”
王华笑道:“本来有个好消息想与你说的,你既然不想听就算了。”
文哥儿立刻抱住王华大腿,坚决不许王华跑掉!
作者有话说:
丘濬:把这里当家也无妨
文哥儿:还有这样的好事?
更新!
今晚努力二更!
注:
前面丘濬用的丘浚,现在统一修一下,用丘濬
感觉这个字更帅(笔画多
王华腿上多了个挂件不由低头对上那双圆溜溜的黑眼睛。
自家崽就是怎么看都可爱,那软乎乎的小脸蛋谁瞅见了都想捏两下。
只可惜这小子小气得很,被他哥捏了几次都会记仇,前段时间趁着他哥白天补觉悄悄溜进去往人脸上画小王八。
还不是拿笔画的而是拿手指沾了墨画得歪歪扭扭。
王守仁睡得老沉没有发现,还是诸芸发现的。
诸芸许是恼他回京后天天往外跑压根不提醒于是王守仁就顶着个歪歪扭扭的王八在家里溜达了一圈。还是底下人憋着笑给他说了一声,他才气急败坏地去洗了脸找文哥儿算账。
兄弟俩闹得好一阵鸡飞狗跳。
反正啊,这小子瞧着乖实则蔫儿坏。
王华伸手把文哥儿抱起来,说道:“我今儿去拜访了丘尚书他家藏书最多,你若是想看什么书可以去他家借。”
文哥儿听了这话,只觉脑海里“叮”地一声,有种解锁了新地图的雀跃。他瞅了眼外头的天色高高兴兴地宣布:“明天就去!”
年前这段时间官员们进入半休假状态没事可以不去衙门坐班大家都忙着送节礼来着。
像丘濬这种老资历那就等同于直接放假有人来送礼他们家看情况回上一点就成了。
王华道:“叫厨房备些好吃的茶点,你带去给丘尚书尝尝鲜。”
小孩子上门玩儿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丘濬在家便能直接登门去。
只是考虑到文哥儿的脸皮厚度王华感觉还是备上点薄礼好要不然自己实在不好意思让儿子跑上门叨扰。
人丘尚书都一把年纪了要是被文哥儿烦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办才好。
文哥儿连连点头,第二日便领着金生他们出门去,他自从能跑能跳,走起路来咻咻带风,小小的个头愣是走出了长安街小霸王的气势。
路上遇到认得的人,他立刻就放慢脚步,很有礼貌地向对方问好。
但凡是见过一面的,就没有他叫错的。
小孩儿学大人做事向来是逗人发笑的,文哥儿平时见他爹与同僚们碰上都是拱拱手算是打招呼,自己见了大人便也有样学样地拱拱手喊人。
殊不知他才两三岁,瞅着还没长过别人腰上,学大人平辈之间的见面礼那真是逗趣至极。
那小模样儿分外招人,瞧得人啧啧称奇,笑着邀请他到自己家玩儿。
遇到这种热情邀约,文哥儿一脸苦恼地婉拒:“不啦,不啦,今儿要去丘尚书家,”怕别人不知道是哪个丘尚书,他还有模有样地介绍起来,“就是家里很多书的那个丘尚书!”
朝中姓丘的尚书只有礼部尚书丘濬一个,旁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去找谁的,便也没再拦着他。
文哥儿一路撒欢,很快跑到丘濬家门。他和门房报了自己的姓名,没一会就被引去拜见丘濬。
丘濬不仅热爱看书,也热爱著书,闲着没事就在家写诗文、写戏曲、写专著。
和大多数明朝搞理学的大儒一样,他的诗文和戏曲都有浓浓的说教意味,要不是他官位节节高升,演出来都是绝对没人想去看的那种。
听听他写的戏曲叫什么就知道了:《五伦全备纲常记》。
狗都不爱听!
猫猫也不爱!
即使没人真心爱读他的绝世佳作,丘濬的创作劲头还是很足的。
最近丘濬翻看医书,感觉历代《本草》都编得不怎么样,正坐在那里发愁。
聪明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想得多。
丘家祖父乃是医官,兄长一脉和自家长子都继承了祖父衣钵,一门心思钻研医书。
家学渊源摆在这儿,丘濬很容易发现书里的错误,接着开始思考:这些书怎么编得错漏百出?有人按图索骥去找药找错了怎么办?医家的书这么多谬误,简直是害人性命啊!
丘濬有心想编本新的,可一想到自己在朝为官二三十年,算下来半辈子都没出过京师了,哪里编的出新的《本草》?
就算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天下医书几乎都读了一遍,也不能依靠这些纸上得来的学问就开始胡编。
这不符合他们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
丘濬叹了口气,在纸上写下《本草格式》四个字,接着就无从下笔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