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41章 北伐中原 虎狼在前,不改其度!</h1>
负责留下阻击追兵的胡根生,显示出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并没有急着和蒙古士兵硬拼,而是不断故意在路上留下大量足迹,将蒙古士兵一路向西北方向吸引过去!
很快,胡根生带着士兵进入了金坛,在到了指前的时候,险些被追兵追上,还好胡根生就是金坛当地人,迅速带着士兵进入到了长荡湖内。蒙古士兵不习水性,没有敢贸然闯入,只把长荡湖四处围困了起来。
但胡根生依靠着地形熟悉,人数少的优势,硬着在鞑子的包围中寻出一条小路,生生钻了出来。只是在撤退的时候,几名士兵不小心引起了鞑子的注意。阁赤斤一看汉军士兵居然跑了出来,对汉人恨之入骨的阁赤斤眼睛都红了,嘶声力竭地招呼着部下一路追杀过去。
胡根生倒不怕鞑子追上来,他怕的是鞑子不追上来。这百来兵士兵,带着鞑子士兵在金坛一路兜着圈子,不时布下疑阵,让阁赤斤更加确定已经咬住了汉军主力。整整两天时间,阁赤斤的大军不断从金坛向句容方向压了过去。
到达金坛、句容交界处的时候,道教名山茅山盘恒在了汉军士兵面前。而胡根生早就把这里当成了最后抗击鞑子的地方,当时一点犹豫也都没有,带着士兵直接上了茅山。
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故名句曲山,道家称“句曲之金陵,是养真之福境,成神之灵墟”。西汉年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来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泽世人。后人为纪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为三茅山,故后来简称茅山。
这百来名汉军士兵上到茅山主峰,却看到一大排气象庄严的道观呈现在众人面前。正在门口扫地的小道士看到忽然上来了一大群当兵的,吓了一跳,急忙扔下扫帚跑进了道观,把个门掩得死死的。
胡根生也不搭理,只管指挥着士兵在主峰上构筑阵地,堆积石块。不多会,道观门大开,一群道士拥着一个六十岁上下,仙风道骨的道长走了出来。那道长走到胡根生面前,微微楫了个手:“贫道乃古道玄也,茅山历来清修之地,不知道将军来此为何?”
第一次被人称做将军的胡根生笑了起来:“在下国防军胡根生,打扰道长清修,实在不好意思。我等被鞑子追击,不得已在此决战,还望道长恕罪!”
古道玄眼睛亮了一下:“国防军?莫非就是汉王麾下大军?”
看到一个远离红尘的道人居然也听说过国防军的威名,胡根生大喜之下连连点头,忽然象是想起了什么一样,说道:“道长,激战转眼便会发生,那些鞑子杀人从不眨眼,趁着现在鞑子还未来到,请道长速速带着观中诸位下山。若是宝观有所损伤,异日只要找到汉王,必可加倍赔偿于您!”
古道玄大笑起来:“将军如何小看于我?贫道虽然不恋红尘俗务,却不能不闻红尘之事。那鞑子犯我中原,杀我百姓,夺我田地,贫道又岂能不知、不管、不愤?今将军来此,乃天要我等出世也!自贫道蒙师弟召唤来到茅山,做上了这个观主,也教了上下道士些武艺,今日正好拿鞑子试一试刀!”
听他话里的意思,他本不是茅山道士,是后来才被师弟请来,胡根生不及细想,本来嫌人手不足的他,得到这群道士相助,胆气增加了不少。他从小就听说过关于茅山道士的种种传说,乡邻村民都说茅山上的这群道士个个能飞檐走壁,横渡条大江只要扔下根芦苇就行。虽然长大了知道这些都是虚言,但真功夫还是很有一些的。
这时茅山上一百零六名汉军士兵,六十三个道士一齐忙碌起来。那古道玄看起来竟象是早有准备一般,让人道观里搬出了一捆捆的刀枪弓箭之类,看的胡根生目瞪口呆。
古道玄微微笑了下:“将军不用奇怪,贫道对那鞑子恨之入骨,心中想着这天下毕竟还是汉人的天下,鞑子虽然能一时得势,终不能长久呆着,早早晚晚天下汉人会把他们赶出中原,恢复汉人的大好河山。那时我们这些道人又岂能置身事外?况且,贫道有两个徒弟也在汉王麾下效命,贫道又如何能不提前准备,以在未来迎接汉王大军!”
一听这道长居然有两个徒弟在汉王麾下,胡根生大是好奇,急忙追问是谁。古道玄只笑着说道:“说到这两个徒弟,在国防军中倒也小有名气,一个叫铁残阳,还有个叫典霸天!”
胡根生大惊之下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铁残阳和典霸天都是国防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尤其是铁残阳铁大将军,更是汉王心腹爱将,连蒙古大汉忽必烈都要畏惧三分的人物。胡根生急忙倒头就拜。
“将军何须如此?”古道玄急忙将他扶起:“我那两个徒弟虽然当着将军,但此刻在茅山之上贫道却唯你马首是瞻,将军但凡下令,茅山上下无有不从者!”
见这道长身为两位将军的师傅,却一丝傲气也都没有,胡根生好生敬佩。只觉得能和铁大将军和典将军的师傅一起并肩战斗,抗击鞑子,就算即刻死了,那也毫无遗憾!
等了有半日有余,阁赤斤大军赶到,看到汉军上了茅山,再也无路可逃,心中大喜,命令士兵把茅山团团围住,此番再不能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