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的,想的越多不好的感觉越强烈,他强制不去想,在华清宫内面积很大的那个池中边上闲逛。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骊山下因为有温泉,温度比其他地方高好多,栽种着的柳条儿比其他地方早抽芽,枝条上已经满是绿色了,随风摆舞很是好看。挺不错的风景入眼,让贺兰敏之心中的烦闷稍稍消解了一些,他的心绪又在游移。
看着远处高耸的骊山,还有这些与后世复建回去有些形似的殿阁,贺兰敏之再次感慨起世事的变化无常,现在是大唐盛世,如果按照原来历史的发展,大唐的繁盛还将持续,在李隆基时候达到顶端,然后慢慢走向衰败,及至灭亡,但有他这个穿越人出现后,一切还会如此吗?
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李治将盛世延续,并经武则天一手打造,武周持续强盛,终于在李隆基创造了开元盛世后,达到顶峰。但盛极必衰,一场安史之乱让强盛的大唐走向衰败,后来虽然还有几任皇帝试图恢复盛世的荣光,但终没能如愿。可以说,李隆基这个人,是成就盛世大唐的杰出人物,但他在创造辉煌的时候,也为大唐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大唐就是在李隆基手里走向衰败的。从自己儿子手中抢了杨玉环这美人后,不理政事的李隆基,陶醉于他自己打造的盛世,一年之内有非常多的时间在华清宫泡温泉享受,在华清宫排练了规模宏大的《霓裳羽衣曲》,把朝中事务都交给杨国忠等人打理,以致安禄山的叛军快打到长安时,还在大明宫梨园内与杨玉环探讨曲乐。
这个曾经满腔雄心壮志的君主,知道叛军打来的消息后,做出了让所有历史学家不能理解的举动,他并没有立即组织城中的军队抵抗,而是连夜带着杨玉环从大明宫逃走了,逃走前没布置任何的防卫。皇帝仓惶逃走,守城将士无力抵抗,最终导致长安城被叛军轻松地攻取,大唐也从此转向衰败,宏伟的大明宫第一次遭难,让人唏嘘感叹。
成就盛唐的是李隆基,让大唐开始走向败亡也是此人,辉煌的时代真的不能持久吗?贺兰敏之决绝不同意这个观点,他是相信只要治理得当,强盛的国家会越来越强大,就像后来的老美一样。
贺兰敏之也是知道,其实大唐的衰败并不能完全归罪于李隆基头上,与武则天也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在武则天当政时候,就出现端倪了。
武则天为了总揽朝政,大肆清洗异已分子,不但将自己几个儿子弄死,被她清洗杀害的忠臣良将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到了自毁长城的地步,甚至到了后期,边关有战事时都到了无将可派的地步,那些现在已经被逐到天涯海角去看海,甚是无能的武家子嗣,都曾被历史上的武则天起用,领军出征,不懂军事的他们瞎指挥,数十万人败亡的战役时常出现,无数的大唐热血男儿白白丢了性命,这是让很多人痛心疾首的事。
或许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谁也不能说武则天不怎么做,历史又会如何发展。但贺兰敏之觉得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没有武则天大肆的清洗,无论是李唐还是武周,文治武功方面,应当会更好,武则天杀掉的,有非常多人是治国的良臣,善战的统帅,只要驾御好这些杰出的人,外敌是奈何不了大唐的,大唐的衰败是因内乱而起的。
女人无论多么能干,自有其先天的弱势,武则天再能干,总是少了男人那般气魄,特别是对外方面,不是有人评价,武则天在民生经济方面做的不错,但在军事方面,却是个低能儿,大唐的衰败就从她大肆清洗武将而开始,因她埋下祸根吗?
想到这,贺兰敏之从未有过的心思起来,他在想,要是他在朝堂上非常有发言权,能替武则天独挡一面,有他的帮助,武则天就足够掌控朝政,不要再担心有人威胁她的权力地位,凭他对历史的了解,对历史上那些著名武将才能的认识,将他们保护好,那一切又会如何?历史会如何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