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张怀瑾之弟,张舆呢?”卫璪好奇地问。
“先前东海王出镇项城时,担心陛下用其笼络上党,将其送去了东吴琅琊王处。”
卫璪无奈道:“这几年,听说上党对他不问分毫,他也不与上党书信,也不知是何故。”
“这……唉,大户之家,血亲之间亦难免龌龊。”
两个大户人家又是一阵沉默。
就在裴兄想要来一首应景的七步诗时,旁边有人怒道:“那边两个,扫街麻利点,要不要吃晚饭了?!”
两人应了一声,拿起扫帚,继续把湖边的落叶扫到一边,聚集到一起。
“扫完这条街,我能得三块钱,加上你的,差不多就够咱们的房租了。”裴兄弟低声道。
“嗯,我找了个写牌匾的活计,”卫璪说到这,眉间略有喜色,“若能被用,一个字便有三块钢钱,若是写出名声,去吃两顿好饭当是行的。”
两人对视一笑,无奈之中,却又有一点欣喜。
以前他们岂会为吃一块肉而竭尽全力,但说真的,这种努力生活的感觉,奇异,但又甚是让人满足。
“对了,吴王还不想自立吗?”
“吴王又不傻,这次好些人劝他,都是想去他处混饭吃的,洛阳失陷,南方商路全断,他如今日子过得很紧呢。”
“不错,我上次路过他家门,还看到有人催贷呢。”
“我也看到了,谁让他买那么大的院子!”家有万顷良田,庄园骑马都要跑一天的裴家兄弟羡慕又带着嫉妒地说。
“是这理,南北二十丈,占了半条街。”只能和朋友蜗居一间小屋的卫璪也略羡慕地道。
“你说我把南边的院子卖了,能在这买一个这样的庭院么?”
“为何要买如此大院?”目标只有对方一半的卫璪疑惑地问。
“我家人多啊。”裴家兄弟算了算,“一大家族,一百四十多口人呢。”
“祖地不好么……”
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好一会,裴家兄弟才幽幽道:“此地安宁富足,无兵无祸,吾想让儿孙后代,都能安居此地。”
第112章 天生我才
且不说中原的腹地的乱局,北方幽州的王浚最近如同困兽,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煎熬。
从与段氏鲜卑决裂起,他已经渐渐感觉出来不对味,但也不能再说什么,因为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后悔无用。
再者,段氏鲜卑的诸主能从他的城中逃出,不也正说明其与渤海东夷有所勾结么?
自己不过是先下手为强罢了。
真正让他心烦的是,立了皇太子后,他立行台,设置百官,安排人手去四处接手治理那些没无人统辖的郡县,自领了尚书令,耗费大量心力搭起了朝廷的架子。
本以为这样做会有大量士民前来幽州投奔,但结果根本不是这样,那些洛阳兖州的逃民们,大多都去了渤海上党治下。
如今的他,空有行台,却无多少臣民,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北方是诸鲜卑,其中拓跋鲜卑早就和他是敌人,因为他们一直在图谋幽代之地。而慕容鲜卑更是造成他和段部决裂,唯一不敌对他的宇文鲜卑,如今正夹在两家鲜卑之间,岌岌可危。
东边正是段部鲜卑,将他困在幽州之地,无法向东扩张不说,原本属于他的辽东之地,如今已经被老对手东夷校尉和段部瓜分了。
南边是渤海郡的势力范围,丁绍那老匹夫真是病昏头了,居然示好于那上党女流,生生将冀州大郡拱手相让,阻了他南下之路。
西边更不用说了,并州已经全然在上党那女人掌握之中,如今举目四望,他四面八方都是上党的势力范围,只等他们把自己的幽州吞并,便能一统北方了!
在这种情况下,王浚简直是茶饭不思,每日都只能苦苦思索着如何破局。
尤其是如今手下已经有不少士族,在向冀州示好,更有大量流民逃亡四方,让他治下空虚,如此一来,自己哪里来的翻盘机会?
这种情况让他暴躁不安,皇太子如果不能有威望收拢人心的话,那么,皇帝可不可以?
若是在北称帝,哪怕一日也好,自己这一生,也是有帝号的人物……
……
幽州的蓟县与渤海郡隔得非常近,也就比北京和天津之间再远一点。
于是各种小道消息里很快就传过来。
比如王浚大肆宣传起了一句“代汉才,当涂高也。”
这句话是一句谶语,就是非常流行的预言,秦汉之际,这些谶语是非常多的,比如“刘秀发兵捕不道”“代汉者,当涂高”都是其中最流行的两句。
这些都是汉武帝时流传下来的,信的人也非常多,人们非但不会怀疑,还会努力往预言上靠,比如“刘秀发兵捕不道”,很多人解释为刘秀这个人起兵之后,会一番风顺,而大家信这句话时,王莽乱政,不少人直接改名叫“刘秀”,当时据说有好几个刘秀打天下,后来真命天子光武帝刘秀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那真是起点文都不敢这么写的主角模板。
而“代汉者,当涂高也”,也是类似的,三国时,涂和途同音,是路的意思,高当然就是上位的意思了,袁术就说过“吾字公路,正应此谶。”
还有李傕等也积极说自己的有这意思。
如今,王浚就说,我的父亲表字为“处道”,这肯定是应了“当涂高”的预言。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