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场战斗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就是我们上面说过的是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这里解释一下,杜重威在很多史书上记载称杜威,那是因为避讳石重贵的名讳,所以改名为杜威。)
当时杜重威驻守在恒州,在防备契丹的第一线,但是这个人却不是将才,但是他的性格不行,贪婪残暴。
这就是杜重威,他平时干的事情和我们上面说过的杨光远差不多,基本上每天就是搜刮一下百姓,坑几个大户。‘
但是杨光远不管怎么说那还是能打仗的一个好汉子,虽然最终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可是他毕竟还是前期还有能征善战的功劳。
可是再看看杜重威,这个家伙除了坑老百姓,就是压榨他的手下官吏,但是面对契丹却是啥都不敢干。
当地的富户只要是家里有了什么好东西,他都要抢过来,或者就是直接随便定一个罪名然后把人家全家抓起来,顺便没收了人家的财产,他整天干的就是这事。
杜重威这个人是典型的窝里横,面对他治下的百姓和官吏张牙舞爪,但是真要是契丹来了他却怂了。
因为他那边是边境,经常能够看到契丹方面的骑兵到这边来,虽然有时候不过是十几个,多了也就是几十个,这些人算是孤军深入吧!要是换个人到了这里当节度使,那来了就不要想着离开了,立马就派人去拿下这些敢到城下的契丹兵,但是他杜重威不行。
他一听说有契丹兵来了,急忙跑到城楼上,但是却不是要迎战,而是下令关上城门,远远的看着他们,等到契丹兵过去或者离开之后,他才放心。
甚至有时候几个契丹兵赶着成百上千的汉人从城下经过,杜重威竟然就是站在城楼上看热闹,也不派人出去解救那些被抢走的汉人。
一开始的时候契丹对于杜重威还有点担心,就怕杜重威在半路上了拦住他们,但是心惊胆战的过了几次之后,他们发现,现在的杜重威竟然看着他们不下来拦截,好像杜重威的防区只有一个恒州城一样,至于恒州城在外的地方好像和他杜重威没什么关系。
于是契丹也不客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都用再多说了。可以说很短的时间,恒州除了一个恒州城之外,其他的基本上什么都没了。到处都是荒芜一片,城内城外天堂地狱。
但是这个杜重威还是个妙人,很搞笑的一个人物,他看着自己辖区内部人口流失严重,而且也不富裕,更让他难受的是整个恒州的人都恨他,这让他很不舒服,再说他也害怕强大的契丹,总想着契丹一来他就完蛋了。
其实它上面他不满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但是现在他还觉得朝廷给他一个穷藩镇,却丝毫不感念朝廷信任他重用他的恩德,还埋怨朝廷,也可以说是十分的无耻了。
于是他就给石重贵写信:“大侄子啊,我年纪大了,不想在北边了,你给我在中原安排一个藩镇吧。”
这封奏表上去,石重贵竟然还不同意,杜重威这样的家伙,石重贵竟然对他还有一丝的留恋,他的观点就是杜重威是自己的姑父,是自己的至亲,他只能相信他的姑父了。
但是这边还没等石重贵和大臣们商量好怎么安置杜重威,杜重威竟然一声不吭的自己带着自己搜刮多年的美女财宝跑了回来。
这让石重贵吓了一跳,恒州边防,那可是重中之重,但是现在节度使却一声不吭的跑了回来,要是契丹方面真的出兵,那还不真的完蛋了。
于是急忙派了一个人去恒州顶着,就把中原的一个藩镇交给了杜重威,在这件事中,桑维翰等人就提出杜重威不行,应该趁机把他拿下,不然的话将来必生后患。
但是没想到就算是杜重威做出了擅离藩地这件大逆不道的事情,石重贵还是赦免了他。
这基本上就是杜重威的整个人生的一个小缩影,从这几件事基本上就能把这个家伙看个差不多。
下面我们接着说第三次战斗,本来在第二次战斗结束后,后晋方面曾经给赵延寿写信,让赵延寿赶紧回来算了。
\t\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t\t', '')('不要跟着契丹在哪混日子了,没什么前途的。
赵延寿是耶律德光面前的红人,怎么就打了几场败仗就投降后晋呢,再说后晋方面虽然欢迎他投降,但是待遇肯定是没有在契丹这边好,这边耶律德光重用汉人(虽然耶律德光并不信任汉人),赵延寿还是混的风生水起的。
于是赵延寿就把这件事给耶律德光说了。耶律德光也不相信赵延寿会投降后晋,于是就一笑了之,但是没想到赵延寿却又在这个基础上想出了一个计策。
赵延寿对耶律德光汇报了一下,耶律德光觉得十分不错,于是决定实行。这个计谋的主要一点就是赵延寿假装投降,然后吸引后晋的大军前来,随后耶律德光呆着契丹的主力将后晋的大军包围住,围攻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