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41章 好可怕</h1>
征得沈同意后,美国《科学》周刊收录了沈的论《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并派出记者对沈进行采访。
《科学》目前的if值为37.212,《自然》略低一点点,他们之前拒绝过沈的凝聚态物理论,理由是沈写的太深奥,理论性极强,不适合大多数普通读者阅读。
这篇《新型地震模型的研究》,沈的写风格偏科普性质,他略去了长篇大论的复杂数学推演和计算,具备大学知识水平的大多数人能看懂他写的是什么。
系统:“新成!宿主在《科学》发表物理论一篇,基础奖励5万学霸积分,乘以if值37.212,最终奖励1860600点学霸积分。”
地震学属于物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一百八十多万学霸积分算在了物理身。
《科学》的记者问到:“沈教授,你如何评价去年发表在《自然》的著名论《地震无法预报》?”
“这是一种误导。”沈很直接的说到,他不是很赞同那些著名地震学家的观点:“《地震无法预报》这篇章提出了两个假定,其一是,既然多数人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那么地震无法预报。其二是,迄今为止,地震预报仍未成功,所以今后也不会成功。”
“呵呵。”沈笑了笑,又道:“如果从这两个假设推导出地震无法预报,那么物理学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地震学应该归类到哲学或者神学旗下。”
“很多研究自组织临界性的地震模型,使用的是弹簧-滑块模型,即布里-诺波夫模型,这种模型没有很好的考虑地震的物理问题和数学处理。”
“如说余震和主震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数学物理模型关系,可否定量化描述?要知道我们遭遇的不少地震,其实都是之前大地震的余震,不可简单的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得出地震无法预报的结论。”沈阐述了他的学术观点。
记者在小本本划重点:“所以沈教授你的研究成果和预报精度,给了‘地震无法预报派’沉重的一击。”
沈:“嘿,老兄,这话是你说的,我可没说过。”
记者又问:“据我所知,沈教授除了给新西兰地震预警,也在同一天给美国地震、俄罗斯地震发出了类似的预警邮件?”
媒体的消息太灵通了,沈知道这事瞒不下去,干脆直说了:“是的,一个多月前的一天,我给美国地震、俄罗斯地震、新西兰地震发去了三封邮件,提供了四处坐标。”
“好的,谢谢。”记者的采访任务结束。
《科学》对沈的采访稿发表出来后,“地震无法预报派”的专家学者不高兴了。
曾在《自然》发表章的“地震无法预报派”当家人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威灵顿教授发表公开讲话:“我不认为沈所谓的新型地震模型经典模型更好,没错,他猜到了坎贝尔岛南部188公里处海域的那场5.5级地震,偶尔一两次的好运气人人都会碰到,这并不能证明什么。”
美国地震、俄罗斯地震持观望态度,他们告诉国民,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言论,唯一具有权威性、责任性的预警信息只会来自本国政府。
沈保持沉默,他进入了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领域,埋头做学问,只求找到那两把关键的钥匙:时间,强度。
欧叶越来越不安,两个月没来例假的她偷偷去医院做检查。